文化艺术

 

  概况

  【综述】 2015年,佛山市文化系统贯彻佛山市委建设“文化导向型城市”发展理念,探索形成“一个理念,两个抓手,五个路径,五个保障”的文化发展新模式,完成“十二五”既定目标,并重点推出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奠定文化建设由“十二五”向“十三五”延伸的基础,制定并实施《佛山市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2015~2016年)》,着力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提高市民文化福祉,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

  【文化行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015年,佛山市文化行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审批事项、审批流程“瘦身”,降低准入门槛,提高办事效率。市级全年取消 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文化审批事项 100%进驻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佛山分厅。此外,还开展“一窗式”综合服务试点工作,大大方便办事群众。

  【农家书屋建设】 2015年,佛山市采取高清数字电视(采用广电网络)和计算机(采用互联网)两种形式共同推进,完成 227家农家书屋数字阅读终端配备,2014年、2015年两年完成 562家农家书屋的数字化改造,改造率为全市农家书屋的85%,完成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交付的任务;完成 7家园区书屋的建设。积极开展

  “种书乡间——周末辅导员”活动,其中顺德区的“周到”服务进村居,获评 2015年广东省文化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农家书屋和园区书屋工程的推进,为佛山市基层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更多的阅读便利,是解决群众文化阅读“最后一公里”有效举措。

  (张紫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综述】 2015年,佛山市取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印发《佛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5~2017年)》和《佛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方案》,统领市、区、镇(街)、村(社区)同步推进创建工作,禅城、南海、顺德同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市委办、市府办印发《佛山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制定“城乡十分钟文化圈”建设示范镇街、示范村居和社区文化品牌活动的创建、评选标准,评选出第一批示范镇街 5个、示范村居 15个及十佳社区文化活动品牌。开展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共确定试点 124个,其中南海区50个试点通过省文化厅验收。组织申报 2015~2017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绩显著,共有 11个镇(街)的 16个项目入选,居全省前列。

  【文化志愿服务】 2015年,佛山市实施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资助计划,带动全市文化机构、镇街文化志愿服务队、社会组织和企业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全年共开展文化志愿服务 3300多次。其中,高明区文化馆“元”计划慈善公益项目、“种书乡里”——顺德区农家书屋周末辅导员“周到”服务进村居活动获 2015广东省文化志愿服务优秀项目。至年末,全市在册文化志愿者共 6939人。

  【公共文化惠民服务】 2015年,佛山市大力推动政府购买服务,2015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高雅艺术展演资助计划等市级政府采购项目金额超 1000万元,服务成效显著。各区采取委托生产或购买服务方式,吸引民间资本、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有力推动全民文化共享。强化文化惠民举措,市联合图书馆成员馆增至 78家,累计办证量达 57.2万个,汽车图书馆、智能图书馆等特色服务深入企业、社区、医院、学校,广受好评。市、区、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机构全年开展文化活动过万场,惠及群众近 700万人次。2015“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开设营地 55个,招收异地务工子女和低保家庭子女 5569人。公益电影放映近8000场,观众近 250万人次。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改造】 2015年,佛山市市级文化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佛山市图书馆新馆开馆一年,接待读者 150万人次,举办活动逾千场。市文化馆新馆、大剧院进入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环节,市博物馆新馆土建启动,图书馆旧馆改造工程竣工。禅城区文化馆迁建、区图书馆扩建、区非遗展览中心新建工程全面启动。南海区博物馆、顺德区图书馆、顺德区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建设运营处于同级领先水平。其中,顺德区还将顺德博物馆(新馆)首层打造成顺德艺术展览馆,并推动置业广场公众开放部分建设成为“顺德区群众文化艺术馆”。高明区西江新城文化中心逐步投入运营。三水新城文化中心完成规划设计公示。643家农家书屋数字化改造工程完成率达85%,共计 562家。

  (张紫琳)

  

  文化活动和艺术创作

  【文艺体制改革】 2015年,佛山市文艺系统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有效激发文艺创作活力。一是市艺术创作院推进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创作经费申报、采风调研和公益艺术项目责任制等制度,激发艺术家创作激情。年内全市工艺美术作品入选国际性展览 5个,国家级展览 7个,省级展览 2个。长篇小说《闯广东》被《十月》杂志头条刊发,为佛山实现零的突破。二是探索文艺创作新机制,形成文艺精品创作和市场化运作“两手抓”模式。粤剧传习所排演的大型历史话剧《康有为与梁启超》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话剧剧本《铁路之梦》被列入广东省戏剧创作生产重点剧目、省文化厅 2016舞台艺术重点剧目。粤剧《凤凰天妃》在香港首演大获好评。此外,禅城区出台文艺精品资助办法和文艺社团(队)扶持办法,调动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效果良好。年内,全年共收获 13项省级以上文艺奖项及荣誉称号。

  【文艺创作展演平台】 2015年,佛山市启动“佛山韵律·和风鸣畅”系列文化艺术活动,集中全市各类文化活动资源,形成春夏秋冬四季花开的城市文化生态。共开展版块项目 70余个,常规性项目 50多个。并与“花开四季·文化禅城”“乐活南海·灯湖周末”“龙腾四海·凤舞水乡”等区级文化活动品牌形成激发创作、锻造精品的平台。积极争取省级以上文艺奖落户佛山,至 2015年,广东省小说奖、诗歌奖、散文奖及报告文学奖等省级文学奖先后落户南海,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落户顺德,极大地推动地方文艺的创作和繁荣。

  【地域文化资源交流】 2015年,佛山市善于应用地域文化资源对外进行文化交流,彰显佛山的城市魅力。推出《康有为与梁启超》全国巡演活动,跨越 9省 12市,历时 60天,共演出 24场,到场观众 26000多人次,成为宣传佛山文化形象“名片”。举办“2015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佛山秋色欢乐节”,并加入“四大名镇”、粤桂黔文化交流活动,被《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中央、省近 60家重点媒体报道,积极传播城市文化形象。各区形式多样推动地区文化交流,禅城区举办陶瓷艺术节、粤剧华光诞等大型区域文化交流活动;南海区组织舞狮、龙狮技艺走出国门,强化地区文化发展的“国际范”;顺德区积极推进广佛文化交流,和广州市南沙区、番禺区等区建立合作机制。

  (张紫琳)

  

  文化名城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升级行动】 2015年,佛山市为推进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出台升级行动计划,形成项目化推进机制,重点落实工作内容、进度安排、经费额度、经费来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2月 6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佛山市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2015~2016年)》,正式启动“佛山市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计划通过两年的努力,使文化在提升城市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塑造城市形象上发挥明显作用,市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得到充分体现;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崇尚文化、尊重创新的城市人文环境逐步形成,创新成为佛山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文化成为佛山创造的思想支撑,文化自觉和城市自信在全市上下成为共识,文化昌盛的岭南文化名城新格局日渐成型。“文化升级行动计划”任务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促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助力城市建设提升”“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塑造传播城市形象”。至 2015年年底,行动计划46个大项 139个子项目全部启动, 80个子项目已完工,完成投资额 42.8亿元,占“至 2015年年底项目计划完成目标”的111.06%。督查巡检常态化,采取现场检查和座谈交流形式,多次组织开展对五区文化升级项目的实地检查督促。建立评估考核制度,将 46个项目纳入城市升级评估考核,其中 23个考核类项目为单项考核、23个推进类项目为加分项目进行考核。与住建、旅游等部门联合开展全市特色古村落宜居示范与活化升级专项考核。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2015年,佛山市文广新局参与地方立法工作,出台《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是佛山市首部地方立法。顺德区拟定《历史建筑活化共享计划》,按照“政府引领、社会运作、点面结合、连点成线”的思路,促进历史建筑的可持续保护和活化。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共完成 34780件(套)国有收藏单位可移动文物的信息录入工作。文物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松塘东山祖祠等 32处不可移动文物公布为佛山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文会里嫁娶屋等 6处文物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非遗保护体系进一步夯实,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和第四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九江煎堆制作技艺等 5个项目被公布为省级非遗项目。继续实施非遗专项资金补助,2015年为 57位市级传承人、17项市级非遗项目、3个传承基地(传习所)提供补助资金共计 80万元。

  【城市建设突显文化特色】 2015年,佛山市有序推进重点文化片区建设。其中,祖庙功能与景观提升、石湾陶醉文化街区、李广海医馆纪念馆、南国酒镇、香云纱保护示范基地、逢简水乡景区、本焕寺等工程进展顺利。实施 30个古村落文化活化升级行动,与住建、旅游等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指导意见,并按照“一村一品,差异发展”思路,完成首批 13个古村落活化升级工作,全年完成项目 203个,完工率95.8%(未完工的属跨年项目);完成投资 3.76亿元,投资完成率96.7%。设计推广古村落统一标识和导视系统、建立村史馆和名人馆、恢复传统民俗活动、培育本土讲解员和文化志愿者队伍等举措成为活化升级工作亮点。

  【民办文化场馆集聚发展】 2015年,佛山市出台扶持资金申报指南,对新开办和免费开放的民办文化场馆予以补助,全年经评选共向 10家民办文化场馆提供资金补助。至 2015年年底,全市有登记注册并免费开放的民办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 40家。加强民办文化场馆业务培训,并推动国办文化场馆与民办文化场馆帮扶合作,全年共建立结对单位 5对,有效提升民办博物馆办馆水平。

  (张紫琳)

  

  文化行业监管

  【综述】 2015年,佛山市文化监管工作强化地区和部门联动,开展扫黄打非“净网”“清源”“秋风”和“剑网2015”以及禁毒等专项行动,形成高压态势,打击不法行为。组织实施广播电视播出和传播机构安全播出监管和业务演练,开展出版物审读、鉴定和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清理整顿工作,确保节日、重要和敏感时段、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安全播出、安全出版无事故零报告。各级突出以网格化监管为基础,采取区镇、部门联合执法形式,提高日常监管执法的针对性和覆盖率。全年共出动执法 40710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15157家次,立案 233宗,取缔无证经营单位 57家,收缴非法出版物 27.9万份,处罚金额 56.11万元。推进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流程再造,编印《佛山市文化市场管理手册》,规范市级、区级文化市场审批、监管和执法环节,明确流转程序,优化工作衔接,形成紧密畅顺的工作链条。

  【文化安全生产】 2015年,佛山市文化监管工作着力完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体系。进一步明确市文广新局领导班子和各科室队的责任分工。制定《佛山市文化单位(场所)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指引》,明确分级检查机制、督查检查等内容,推动各文化单位(场所)在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上进行标准化建设。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全市文化系统落实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应急演练全覆盖等重点工作,编制全市文化系统《安全生产风险源分析报告》和《安全生产重点风险源信息采集表》。

  【文化环保监管】 2015年,佛山市文化工作部门全力配合全市环保工作,积极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将环境保护“一岗双责”纳入年度绩效目标,统一检查考核。全年检查娱乐场所 3997家次,受理并处置文化经营场所涉嫌超时经营、噪音扰民的举报投诉 3宗。播出环保动态报道 5000余次,制作环保公益广告 70多条,在黄金时段播出 3000余次。佛山电台各频道、电视台无线频道的功率输出、电磁泄露均符合国家标准。市、区两级文化部门严把审批关,对应取而未取得环评批准文件的文化经营项目一律不予许可。

  (张紫琳)

  

  文化产业发展

  【综述】 2015年,佛山市以市政府、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别成立市级和区级领导小组,统筹文化、国土规划、经贸、国资、商务、科技、金融等部门共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25%;市文广新局参与制定《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和《佛山市加快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5~2020年)》等政策文件,实施对文化、旅游、体育三大产业的一体打造,并落实规定为 35个单位提供 415万元竞争性分配扶持资金。南海区、禅城区对既有文化产业政策进行修订,高明区印发了文化产业政策。

  【文化产业市场化】 2015年,佛山市为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创新拓展多条发展路径。一是引导企业发展创意设计,增加传统产品附加值,实现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全年有超 1000家企业在家电、家具、陶瓷等传统产业中开始文化创意增值产品的市场探索。南海区创新实施创意设计周,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引导企业开展非遗项目产业化,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良性互动。陶艺、藤编、剪纸、版画、彩扎等 43个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半数以上实现产业化。三是着力培育发展影视动漫业、文化艺术服务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文化服务业,形成新的市场消费热点。全年文化服务类企业数量保持 10%以上增速。69家院线影院票房达 5.14亿元,同比增长52.5%;观众 1532.6万人次,同比增长51.6%。

  【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2015年,佛山市不断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助力文化产业发展。一是搭建文化创意中青年人才培养平台,选取藤编、珠宝玉器、工业设计、陶艺创作等行业,对中青年创意人才群体进行专项培训,共举办培训 28场,培训 1630人次。二是搭建品牌推广平台,开展佛山十大区域文产品牌评选活动。评选活动评选出“石湾公仔”“石湾南风古灶”“佛山彩灯”“佛山剪纸”“佛山陶瓷艺术壁画”“平洲玉器”“南海藤编”“广东工业设计城”“伦教珠宝”“伦教香云纱”等 10个佛山区域文化产业品牌、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等 13个代表性企业以及“佛山最具规模文化产业集群”等 6个特色奖。以选出的品牌为主要内容,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东盟博览会文化展、海峡两岸文博会等各类展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凸显,既拉动企业“订单”,又传播佛山优秀文产品牌。三是搭建融资推介平台,市文广新局与市金融局、市中小企业局联合推出企业微路演活动,吸引近 70家企业报名参加,并经筛选确定 6家企业进行正式路演,达成投资意向金额 1000万元。四是搭建产业集聚平台,对向入园文化企业提供产品推广、物流、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效果突出的 3家文化产业园区运营商给予扶持。五是搭建版权保护平台,完成作品著作权登记 1717件,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在全省率先成立版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调解止讼息纷,全年为企业减少直接经济损失 1792万元。

  (张紫琳)

  

  市文联工作

  【综述】 2015年,佛山市文联及各团体会员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履行“组织、联络、协调、服务”职能。至年底,佛山市文联有属下文艺家协会 11个、文艺社团 13个,全市文联系统有文艺协会 339个(包括市区镇街三级)。全市五区共 33个镇(街),有 25个镇(街)成立了文联组织,占全市镇(街)总数的75%。6月,佛山市金融文学艺术联合会成立并作为市文联团体会员。至年底,市文联所属文艺家协会共有市级会员 3360人,其中省级会员 1391人、国家级会员 329人,全市区级以上文艺协会会员 1万多人。高明区文联、禅城区文联、佛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顺利完成换届工作。市文联季刊《佛山艺术》出版 4期,《岭南文学》季刊编辑出版 4期,发表作品 52万多字。区级文艺刊物《禅城文艺》《南海文艺》《高明文艺》《三水文艺》等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佛山文学艺术网”广受好评。佛山文联微博运行良好,佛山文联微信正式开通。

  【文学创作】 2015年,佛山市文联继续实施“佛山市重点文学创作工程”,举办了佛山文学主题活动。6部入选长篇小说获资助出版并举行了首发式。著名作家诗人蒋述卓、马季和张况分别就文学与人生、网络文学的创作与欣赏等热点话题与佛山五区作家、诗人以及文学爱好者对话,反响异常热烈。品牌项目 2015岭南诗会暨中国(佛山)长诗品鉴公益展示活动共举办 5场,参与群众 1000多人,项目活动之一的第二届中国文人书画邀请展共展出 9位国内著名作家、诗人的书画作品 81幅;著名诗人还走进佛山二中、梁园和祖庙街道社区探讨长诗现象,分享创作心得。此外,一批文学作品相继出版,如《南海作家丛书(2)》、何百源《爱无过》、吕啸天《穿越汉朝的一件布衣》、叶树原《九千里路风雨雪》、许锋《诗经趣语》、包悦《思想的丛林》、李东文《寓言》、黄明晖《北江流入芦苞》等。  

  南海区创建广东省文学强区和诗歌之城工作效果显著,至 2015年,广东省散文奖、小说奖、诗歌奖、报告文学奖、花地文学奖等 5个文学大奖先后落户南海,南海区还获“佛山市文学创作突出贡献单位”“广东省文学之城”称号。此外,盛慧长篇《云窝(闯广东)》登上《十月》杂志,并入选广东省原创精品出版资金扶持项目、佛山市委宣传部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和市文联重点文学创作项目;彤子《月光曲》获《作品》年度“好作品奖·新人奖”;张况、盛慧、彤子成为广东文学院第五届签约作家;韩英、何百源、关宏、李剑魂、许锋等作家的作品分别在《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2014中国散文诗年选》和全国名刊《散文诗世界》《人民日报》副刊等文集或报刊入选、发表;吴彪华长篇小说《龙魂》被改编成大型舞剧;等等。

  【造型艺术创作】 2015年,佛山市本土题材文艺创作工程有序推进。“守望故土——佛山本土题材美术作品展”先后在广州和佛山隆重举办,展出面向全市美术工作者征稿评选的 100余件作品。历时 2年筹备、汇集 300多幅美术作品的画文集《画说佛山》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五大篇章尽展佛山风物。举办“中国好陶艺”——石湾陶塑新概念原创原作系列大展,云集新生代陶艺精英陈东阳、李松阳等的得意之作,推广石湾陶塑艺术。书画摄影和民间文艺创作喜讯连连:谢汉仁、谢扬科、邓文冲、游少驹 4人作品入选全国第11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市美协漫画艺委会作品《自食其果》获全国法制漫画动画微电影大赛(动漫类)一等奖;市美协会员在由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各类大展中有 72人次入选,其中 10人次获优秀奖;在第 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中,佛山获 1银 2铜 6件优秀作品的优异成绩;梁学文《梦幻布拉格》获第三届“中国人看世界”全国摄影大展 B类铜质收藏奖;杨焰光、罗品禧获“广东省十大摄影家”称号;黄松坚、黎伟、杨锐华、陈永才获“广东获省民间文化技艺大师”称号;15名陶艺家在“广东省泥人节”获奖,是获奖数量最多的城市,其中周乾、王增丰《钱啊钱》获金奖;民间文艺家在 2015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上获 2金 3铜,在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上获 1金 3铜;《行通济》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俗影像作品入围奖。

  【舞台艺术】 2015年,佛山市鼓励舞台艺术原创。3月,推出《启航——佛山流行音乐原创作品集Ⅲ》。话剧

  《康有为与梁启超》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并于10月参加第14届中国戏剧节。在第八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广东省选拔赛上,佛山获6金4银的好成绩。组织3个舞蹈作品参加广东省第二届中老年舞蹈大赛获1金1银1铜。南海曲艺队和顺德北滘曲艺协会获广东粤曲私伙局大赛金奖;谢丝贤获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大赛铜奖;梁爽获新加坡国际华人钢琴比赛金奖;顺德合唱团、顺德北滘少儿合唱团获“中国和之声”声乐大赛金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文化活动】 2015年,佛山市文联及各团体会员着眼服务大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传统年俗活动中,深入开展“传递价值观,春联送万家”活动,征集并印制反映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春联,全部免费派送给市民;举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心中”佛山市青少年书法大赛、“剪纸梦 中国梦”陈永才剪纸艺术展、纪念冼玉清先生诞辰 120周年座谈会、纪念林君选诞辰 108周年书法作品展等。配合全市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开展佛山古村落的调研和资料收集。响应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展示城市文化升级成果,配合办好“佛山韵律·和风鸣畅”2015文化艺术系列活动、“魅力之城·佛山”和“佛山变迁·乡村记忆”照片征集活动、“绿韵禅城 缤纷家园”“沥城丽影”“美丽西南”等主题摄影大赛。禅城编印《聚焦精彩,印象飞跃》精美画册、顺德举办文学艺术界文艺晚会、三水举办“传递价值观”系列挥春活动等。响应广佛同城区域发展,顺德签订广佛八市(区)文化发展合作协议,举办广佛美术、书法、摄影联展。

  【纪念抗战胜利 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 2015年,佛山市文联开展纪念抗战胜利 70周年系列活动。排演由任流编剧、本土演员演出的大型粤剧话剧《少年冼星海》;举办珍爱和平——广佛美术书法作品展、佛山市书法美术陶艺作品邀请展、老干部书画摄影展、禅城“铭记历史 筑梦未来”诗歌朗诵会、南海长篇小说《西江夜渡》首发仪式和南海、高明纪念抗战胜利 70周年诗歌朗诵会等;举办任流文艺集《世代铭记》首发仪式朗诵会、佛山作家朗诵会;等等。

  【“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 2015年,佛山市文联继续抓好“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市文联举办“中国梦·我的佛山故事”征文大赛,历时 4个月,收到全国各地来稿 816篇,最终 16篇获奖。禅城举办的“中国梦·科技情”征文大赛、顺德举办的“同享珠江水·共筑中国梦”戏曲珠江三角洲巡演等,唱响“中国梦”主旋律。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2015年,佛山市文联系统积极开展“我们的节目”系列主题活动。春节期间,“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活动,送春联到云浮市新兴县红卫村扶贫点和市内西樵松塘村、岭南天地、高明明城等地;“我们的节日·元宵”佛山市摄影艺术展览、“我们的节日·端午”岭南诗会、“我们的节日·中秋”佛山市文艺家座谈会、“我们的节日·重阳”佛山市文艺志愿者进社区送演出活动、迎新年古琴音乐会等节日活动相继开展。禅城区举办腊八诗会、“春到人间·福满禅城”挥春送福活动、“我们的节日·重阳”禅城区曲艺精英金秋敬老大联动等;南海区举办春联进万家活动;高明区举办“迎国庆”专场音乐会;三水区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征文活动、“我们的节日·七夕”青年交友联谊活动、“我们的节日·端午”国学讲座暨经典诵读汇演等,不断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艺六走进”活动】 2015年,佛山市文联组织文艺工作者开展“文艺六走进”(走进农村、企业、校园、军营、镇街、机关)活动。先后组织作家诗人走进勒流冲鹤小学建立佛山市文联写作培训基地,走进华材职业技术学校作演讲,走进南庄中学与师生互动;摄影家走进桂城街道翠颐社区服务中心,举办影展和公益摄影讲座;曲艺、音乐和杂技家走进桂城敬老院送演出,为 300名长者献艺;曲艺年会下基层演出走进高明;书法家走进玫瑰小学,为校园带去浓浓墨香;民间文艺家走进狮山小塘中学,现场展示、教学佛山民间工艺,引领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了解;佛山文艺志愿者走进勒流光大社区,为老年人送去精彩的演出;硬笔书法家为残疾人开展公益书画培训,弘扬扶残助残时代新风;小剧场话剧《春班令》连续两晚在大沥黄岐文化中心上演。

  【文艺大讲堂】 2015年,佛山市文联结合广东省“百家千场艺术讲座下基层”活动,举办佛山市“魅力佛山·乐善之城”文艺大讲堂,组织各艺术门类的省、市文艺家送讲座下基层,以基层“点菜”的形式,由各地根据自身需求选取讲座内容和场次,实现“供需对接”。活动贯穿全年,得到各区的积极响应和支持,申报单位涵盖市、区、镇(街)文艺协会、文化馆、文化站、村(居)委会、学校、图书馆等,共举办文艺讲座 156场,仅顺德区就申办了 45场,对艺术教育和艺术普及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三水区还举办了“北大三水讲坛”10场。

  【“结对子、种文化”活动】 2015年,佛山市文艺工作团体积极开展文明共建、文化共享“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市文联与石门高级中学结对子,送讲座进校园;市作协与城北中学教育联盟结对子,委派驻校作家、诗人,开展文学辅导活动;市书协与里水旗锋小学结对子,开展书法培训;市美协与荷城二小结对子,赠送学生美术文具和美术书籍 200多册;市民协与铁军小学结对子,每周定期开展民间工艺培训;市评协与张槎街道结对子,点评基层文艺作品,协助编制基层文化规划;佛山市文艺家志愿服务团、市杂协与佛山市启聪学校结对子,“六一”前夕为特殊儿童送上器乐演奏、杂技等节目。

  【中青年文艺人才培养】 2015年,佛山市通过举办培训班、展演、比赛等形式培养中青年文艺人才。举办佛山市中青年美术骨干中国画提高班,为期 10天,培养各区美术后备力量,这些中青年的作品中已经有 10多件在国家级、省级权威展览中入展获奖。举办第三届石湾陶艺新锐提名展,10位石湾陶艺后起之秀的优秀作品入展。举办多场全国第 11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冲刺观摩培训,力求涌现更多精品力作。举办佛山市少儿舞蹈基础训练师资培训班,培训舞蹈教师骨干。精心办好 2015中国舞蹈家协会教学成果展演佛山展区演出,1000多人观看并见证比赛。举办佛山私伙局表演培训班,参与培训人数逾 400人次。市曲协苏隽参加了全国曲艺创作高级研修班。坚持举办每月摄影沙龙,成功举办“花田喜事”摄影大赛、环保摄影比赛等。

  【文艺家及其作品推介】 2015年,佛山市文联积极宣传推介文艺家及其作品。推荐刘泽棉、杨玉榕、冯炳棠、李淑勤、张况、黄敏等艺术家分别参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广东省终身成就奖、省宣传文化人才专项资金项目、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等。推荐 59人加入广东省新文艺群体艺术家协会。借助省民间工艺精品展、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等省级活动品牌,推荐 27件(套)作品参展参赛,搭建展示、交易平台。佛山冯氏世家木版年画《拜年》特种邮票发行。对多位文艺家作品的介绍、专题评论文章在《人民日报》、中国作协《文艺报》、广东省文联《文化参考报》等刊登。

  【文艺作品展】 2015年,佛山市文联举办了一系列文艺作品展。支持莫松年雕塑馆开馆暨《莫松年雕塑集》首发,举办李小如书画艺术展暨义卖捐赠仪式;区锦生、梁根祥画展、庞国钟书法作品展;罗炳生扇面书法展;梅劲旅、毕惠华、于军写生油画展;魏华、封伟民、冼有成陶艺作品展;四方艺林书画展;邱健彬水墨作品展;陈陟云诗歌研讨会;女书画家庆“三八”作品展;佛山女诗人作品鉴赏诵读会;吴国霖水墨画作品展;冯雪颜诗歌品鉴会等一系列艺术家作品展示、品鉴、座谈会等,扶持文艺人才健康发展。

  【文艺新业态发展】 2015年 8月,佛山市文联成立佛山市作协网络作家分会,并举行第二届网络文学研讨会,进一步加强网络文艺队伍建设。3~5月,顺德举办首届网络微小说征文大赛奖。

  【佛山市金融文联成立】 2015年 6月 29日,佛山市金融文学艺术联合会在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中心支行)举行成立大会,成为佛山市文联的团体会员。大会表决通过了有关章程和理事机构成员名单,选举中心支行行长李灿宇为主席团主席。市金融文联的成立,为全市金融系统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搭建创作交流平台,推动和促进佛山金融文化繁荣进步。

  【文艺“走出去”战略】 2015年,佛山市文联开展“风起岭南——佛山城市文化推介”系列活动,组织佛山本土画家叶其青、邹莉、卢卫、梁国荣、崔勇强、李小如、梁建华、李紫玉等分别到山东淄博、江苏无锡、北京等地举办“风起岭南书画作品展”。配合市委宣传部粤桂黔高铁沿线城市调研活动,组织佛山文艺家到贵阳交流学习,制定合作交流计划。组织美术家到桂林进行文化交流,筹备成立佛山市美协阳朔写生创作基地。组织艺术家赴开封、洛阳考察学习。支持叶其青中国画到北京水立方展出,李紫玉个人画展首秀到东莞岭南美术馆亮相,“林君选、李小如、王志敏师生书法艺术展”到江门新会展出,宣传岭南文化。支持饶宝莲、邱健彬、张况、梁国荣等分别赴斐济、萨摩亚、新西兰、德国、瑞士等国和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组织摄影会员往惠州市盐洲岛创作采风。

  【文艺“请进来”战略】 2015年,佛山市积极引进优秀文艺作品和活动。引进山东省当代工笔画院院长樊萍的“清婉·流香工笔花鸟画精品展”、无锡太湖画派赵以人的“大拙至美”作品展到佛山办展,佛山画家反响热烈。举行 2015禅澳戏剧交流,“佛山站”分午、晚 2场共上演两地话剧小品 6部,观众 300多人,辐射面大大扩展;“澳门站”2次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举办第二届佛山梅州书法联展、广东河南硬笔书法联展,以及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和澳门粤协之友联谊会走进禅城等文化交流活动。顺德举办第二届国际摄影展、全国书法精品邀请展、“欢乐之声”合唱交流音乐会等。

  (霍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