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工作

 

【综述】 2006年,全市人事编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人事制度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佛山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体制保障。

【公务员法实施工作顺利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全力做好公务员法实施工作。召开了佛山市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全面推开公务员登记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对象、条件、程序,做好登记、审核、审批工作。
   公务员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创新报名方式,推行以网上支付为主多种形式的考务费缴费方式,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网上报名。2006年公务员招考报名人数为6460人。积极探索镇(街)机关面向村、居委会定向招考具有村、居委工作经验人员的方式,2006年在顺德区容桂、龙江、陈村镇开展此项工作,共录用了3名公务员。全市各级机关结合“十百千万工程”选派551名公务员驻村锻炼,加强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实行平时考核网上报送制度,完成了200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其中评为优秀等次1.19万人,称职等次7.98万人,基本称职(合格)56人,不称职(合格)37人。公务员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2006年全市共举办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各类培训班539期,总参训人数4.67万人次。
   工资福利工作稳步开展。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工资收入和津补贴情况的摸底调研,按新制度对机关、事业单位分类进行测算。进一步完善政府聘用人员制度,健全其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规则和操作办法,进一步激活了用人机制。

【人才资源发展规划全面实施,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取得新成绩】 加强人才宣传工作。开展了人才强市战略宣传活动,市和各区分别设立大型户外宣传广告牌,进行市领导人才工作专访,在政府网、人才网开展人才工作大家谈活动,推介美的等企业的用人观和人才工作经验。各区政府拨出专款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市政府以对具体实施项目给予拨款形式,加大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推动了人才工作的开展。
   加强人才服务工作。市人才中心开展金牌客户服务,主动为全市纳税大户引进人才提供跟踪贴身服务,2006年为68家重点企业引进中、高层次人才2600多人。2006年全市通过猎头引进急需人才219人,组织开展了30多次专场招聘活动。首次进行制造业人才薪酬信息调查发布。初步建成了佛山国际人才网及相关的留学生人才库、外国专家库、技术项目交流信息库,并进一步充实丰富了人才网的信息内容。2006年全市经人事部门办理手续共引进在职人才1378名(其中高级职称131名,中级441名),接收毕业生1.83万名(其中博士37名,硕士613名,本科8980名)。市和各区人才中心积极为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推荐就业、人事档案管理等服务。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全年全市有8家企业获准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顺德区4家,禅城区2家,南海区和高明区各1家),全市已建立19家博士后工作站,实现了每区均有一家以上博士后工作站的阶段性目标,设站规模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全年全市经过政府人事部门办理手续引进的外国专家及留学人才有361名。有1163人申报中学高级教师和36人申报机械类高级专业技术资格;2404人申报中级资格,评审通过2086人。共组织了52项考试,共6.31万人进行了报考资格审核和办理了报名手续,其中,专业资格9项,1.94万人;职(执)业36项,1.71万人;与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相关的考试2项1.85万人,其中职称外语等级考试7916人,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1.06万人。积极创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市人事局与市科技局组成考察组,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进行了考察,并初步建立了人才交流合作意向。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 做好专项改革工作。对五区社保基金管理机构实行由市垂直管理的体制;对现行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进行调整;设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挂市应急指挥中心牌子);将由市经贸局承担的盐业行政管理职能划转市发展和改革局承担;在街道设立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对全市乡镇按特大镇、较大镇和一般镇重新进行分类;将原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改为市信息产业局;将市保健办成建制划给市卫生局;对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机构编制问题进行调整、改革,加强维稳、综治、禁毒机构。
   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继续做好安全生产综合行政执法方案实施工作,及时将省下达的56名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专项编制进行分配,设立了市、区两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机构。做好交通管理和环境保护领域综合行政执法的前期准备工作。
   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健全了机构编制督查机制,推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开通市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投诉电话“12310”,加大监督力度。

【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干部队伍管理逐步规范】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积极推进。印发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构编制方案,以及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市高级技工学校的机构编制方案,对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广播电视大学机构编制方案予以重新明确。对镇(街道)广播电视站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各镇(街道)广播电视站建制从各镇(街道)划归佛山传媒集团。进一步推开事业单位网上登记,全市各级登记机关均在网上办理登记业务。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妥推进。佛山市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全面实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佛山市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暂行办法》等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召开了全市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动员大会;市人事局举办了业务骨干培训班,制定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工作流程,编印了近20万字的《佛山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文件汇编》,对聘用制改革进行有效的指导。

【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军转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继续实行考试、考核、择优选用的安置办法,建立公平机制,计划安置的317名军转干部已完成安置;同时,积极引导军转干部选择自主择业,2006年选择自主择业安置方式的军官有14名。
   维稳工作成效显著。做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稳定工作。从2005年开始,给市属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每月发放生活困难临时补助,2006年又提高了补助标准。全市共推荐企业下岗军转干部再就业24人。积极理顺原行政性公司保留行政工资待遇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问题;妥善解决1999年市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由财政全额拨款改为自收自支的公办幼儿园历史遗留问题。坚持人事部门领导集中信访接待日制度,2006年共组织了22个接访日,接待来访群众80多人次。建立了佛山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完成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共23件。市人事局获得全国“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和佛山市2001~2005年度法制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李光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