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业


工商行政管理
【综述】 2006年,佛山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创建“五个一流”、争当全市行政执法部门排头兵、全省工商系统排头兵的目标,拼搏进取,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全面建设取得了新成绩。全市各级工商部门严厉打击经济违法违章行为,共立案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1.03万宗,切实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城乡集市贸易】 佛山市登记在册的各类市场共589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13个,生产资料市场72个,生产要素市场4个。2006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着重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推进市场食品准入管理工作。全市通过年检的276个农贸市场、191家超市实行了准入管理,超额完成市政府提出的“通过年检的农贸市场100%实施准入”的目标。同时,全市工商系统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工商局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整治——清查“苏丹红”辣椒制品、“东方牌”奶粉、含“苏丹红”红心鸭蛋、涉嫌质量问题多宝鱼、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打击非法走私冷冻食品以及节假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等多次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了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 2006年,全市共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383户,投资总额14.91亿美元,注册资本8.05亿美元,外方认缴出资额7.05亿美元。至年底止,全市实有外商投资企业4039户,投资总额221.12亿美元,注册资本127.23亿美元,外方认缴出资额95.84亿美元。为适应设立外商投资公司的新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积极与外经、外管、海关等部门沟通协调,对外商投资公司的出资期限、组织机构及境外主体资格证明等事项深入探讨,达成共识,建立了外商投资公司审批登记的互动体制。同时,积极配合政府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简化操作程序、规范操作流程,提供优质的服务吸引外商投资。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进一步推进登记窗口建设,积极开展了创建“共产党员先锋岗”和“巾帼文明岗”活动,规范窗口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同时,积极实行并联审批制,使涉及前置审批的企业设立从“串联式”审批改为“并联式”审批,简化了审批程序,方便了群众办事。全年办理开业登记企业(内资,不含私营企业)共871户,办理注销登记企业1325户。至年底止,全市共有工商企业(内资,不含私营企业)1.92万户。企业注册资本共615.39亿元。

【经济合同管理】 继续推进合同监管,在进一步推广汽车销售行业、商品房销售行业、供水行业合同监管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向消费热点领域和订单农业领域拓展,推行省、市农业订单合同15份。2006年,全市共检查了企业使用的5810份合同,提交专家组审议9份。全年共办理合同违法案件30宗,实现了零的突破。全年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663份,抵押物价值94.6亿元,被担保的主合同金额59.4亿元。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活动,全市共有“守合同重信用企业”804家,推荐21家企业参加连续十年以上“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全年共办理拍卖备案995次,受理拍卖委托书4499份,拍卖确认书4687份,监督现场拍卖会661场。

【商标管理】 全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履行职能,充分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有力地保护了注册商标专用权人的合法权益。全年共查处商标违法案件323宗。其中,商标侵权假冒案件147宗,罚款金额327.73万元;商标一般违法案件33宗,罚款金额67.58万元;外国商标注册人权益案件143宗,罚款金额295.82万元。共收缴和消除商标标识46.4万件,商标侵权的模具、印版等工具116件,销毁侵权物品106.46吨。同时,积极推进品牌发展战略,扶持佛山市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导和扶持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工作力度,“三水黑皮冬瓜”成为佛山市第一件注册的农产品标志地理商标,也是全省第一件蔬菜类农产品标志地理商标,同时成功启用“顺德家电”和“龙江家具”区域品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06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7件,广东省著名商标34件。至年底止,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6件,广东省著名商标151件,数量均居全省第二位。

【广告管理】 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继续加大对违法违章广告的清理整顿力度,积极开展打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以惩治虚假违法广告为重点,严厉查处医疗、药品、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等虚假广告,曝光了一批典型虚假违法的广告。同时,不断创新广告监测方式,完善广告监测、备案和广告监管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建立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广告监测系统,实现对辖区内广告的电子监控。全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查处广告违法案件237宗,罚款金额101.18万元。其中虚假广告21宗,非法经营广告140宗。

【经济检查】 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工商局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拓宽监管思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有力地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积极查处利用网络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打击商业欺诈活动。全年共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402宗,罚没入库金额883.06万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33宗,罚没入库金额约80万元。全年,“12315”投诉举报中心共接听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咨询10.38万件。其中,解答咨询8.67万件,受理申诉举报案件1.71万件;应办结申诉举报案件1.67万件,已办结1.66万件,办结率9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68.3万元。

【个体私营企业】 进一步扶持民营企业发展,落实多项措施,优化市场环境。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信息交流会、投资说明会等活动,为企业搭建对外发展平台。全年办理开业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共3.44万户,办理注销登记2.68万户。至年底止,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17.36万户,资金数额41.09亿元。2006年办理开业登记私营企业1.01万户,办理注销登记2404户。截至年底,全市共有私营企业5.64万户,注册资本752.03亿元。(吴苑秋) 返回


流通业
【综述】 2006年,全市积极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及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流通方式、流通技术、流通服务的创新和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中高级批发市场的发展,使全市流通业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全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商业网点】 全市商品销售网络日益扩大,商业网点体系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以大型批发零售网点为骨干、中小网点星罗棋布的遍布城乡、辐射国内外的多成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业态的商业网点体系,全市大型零售网点(1000平方米以上)共有135家,总经营面积229.18万平方米。

【现代物流业】 成功举办第三届佛山(国际)物流合作洽谈会,共达成项目85项,签约金额达208.63亿元,比上届增加24.56亿元,增长13.34%。第三方物流重点企业发展迅速。以广东欧浦钢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安得物流、保力得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投巨资加快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平台及物流管理软件的开发,促进了物流业加快发展。如广东欧浦钢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我国目前钢材储货量规模最大、加工配送能力最强、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大型现代钢材物流中心,并已申报成为广东省流通龙头企业。现代物流业正成为佛山市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南海区九江镇充分发挥天然水道和港口优势,成功引入中国外运集团等物流巨头来改造九江的码头,这些港口重点建设工程完成后,九江港的货物吞吐量将超过60万标准箱,通过建设大港口、开拓大市场、实现大物流、促进大发展。

【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发展迅速。家乐福进驻南海家天下广场,世界500强关联企业康成(中国)旗下的“大润发”正式进驻南海大沥,新一佳张槎店开业以及吉之岛华南地区最大的旗舰店进驻进入实质性商谈等。随着这些知名连锁经营企业的进入和不断扩展,进一步提升了佛山市商业零售的整体水平。新型流通业态蓬勃发展。麦当劳在全国第三家、广东地区的首家汽车餐馆“得来速”进入勒流镇。连锁经营企业向三线城镇乃至乡村延伸。沃尔玛、吉之岛、易初莲花、国美、苏宁、屈臣氏等相继进入南海、顺德、三水设点。顺客隆、容山商场、日日升商场、广泰商场等连锁经营企业已将连锁超市延伸到乡村一级,使镇、村的商业格局发生较大的变化。

【专业批发市场】 九江金属材料专业市场、粤丰汽配批发市场、新桂江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大皮革城、中建博美装饰材料城、广东国际包装印刷城、乐从东鸣家具城和龙威家具材料城等一大批的专业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广东快捷机动车配件市场、永利农产品批发市场、乐从塑料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也加快了改造速度,不断改善经营环境和创新服务功能,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信息发布和农产品安全检测等功能得到有效。为佛山市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动力。
【流通龙头企业】 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2家企业已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佛山玫瑰园商业社区已向国家商务部申请成为“全国商业示范社区”;广东新协力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欧浦钢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陶瓷城、广东西樵轻纺城4家企业已被认定为广东省流通龙头企业。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全市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市场监管,有目标、有重点、有措施地开展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各项工作。加强在食品安全、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传销和打击商业欺诈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按照《广东省酒类放心工程实施方案》,积极推进酒类流通改革工作;加强了对食盐零售专营网点的规范管理,落实了经营性食盐储备制度;加快全市生猪屠宰定点厂(场)的整合,全面推进“放心肉”工程;严厉打击盐业、酒类、牲畜屠宰市场的违法经营活动,切实维护了市场秩序。 (刘 炯)返回


粮食流通
【综述】 2006年是巩固和发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果的重要一年,佛山市粮食部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全局,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为起点,以确保佛山市粮食安全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调控,搞好储备,完善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进一步加强粮食宏观调控】 紧紧围绕实现辖区内粮食供求平衡这一重心开展工作,除做好日常各项储备粮管理,及时掌握地方储备粮情况外,还结合全国粮食库存检查,认真组织春、秋两季粮油普查。积极拓展粮源渠道,与粮食主产区建立稳固的供求关系,保证粮源优质、稳定,为辖区内粮食供求平衡做好服务工作。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陈化粮市场,严格审定企业购买陈化粮的资格,认真执行粮食销售出入库质量检验制度,加强对陈化粮储存、加工、销售、运输、使用环节的监管,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护广大群众利益。同时,以调度灵活、应变能力强为前提,以提高粮库内部的监测预警、检验检测、应急运作等技术手段为重点,建设和改造维护一批粮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和应急机制,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提供有力的保证。

【继续做好军粮供应管理工作】 高度重视军粮供应工作,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始终坚持“一切为了部队、为了部队的一切”的服务宗旨和“军供无小事、质量是根本”的服务理念,围绕保障供应、保证质量、优质服务的要求,全面落实《广东省军粮供应规范化管理试行办法》等军粮供应政策,确保各项军粮供应指标能够常年保持在优等和安全状态,为支持部队建设、做好佛山市双拥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由于佛山市粮食部门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成绩突出,2006年屡受上级表彰。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被国家人事部、国家粮食局授予全国粮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南海区粮食局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先进单位;顺德区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被省人事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粮食局授予“广东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进集体”称号,杜志平等三位同志被评为“广东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进工作者”。

【顺利完成佛山市粮食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佛山市粮食部门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佛山市粮食工作实际,编制了《佛山市粮食发展“十一五”规划》,对佛山市“十五”期间的粮食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为“十一五”时期佛山市粮食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郭莉茜 高 榕)返回

食品安全
【进一步完善综合监督机制】 成立佛山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通过了《佛山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让食品安全专家参与全市食品安全规划的制定,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调整市、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制定《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意见》,为有效防止工作推诿、扯皮,消除监管盲区提供依据;制定并实施《佛山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牵头开展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制订并监督实施《2006年佛山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牵头组织开展无证照餐饮单位、“东方牌”劣质奶粉、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农村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生猪残留“瘦肉精”等整治或联合检查行动,取缔了一批违法经营单位及摊档,形成了打击食品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同时,加大对食品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抽查了南海区农村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开展情况。建立了熟食品加工集约化管理模式和全方位监管学校集体食堂模式,三水区还实行了对供校食品生产单位登记和重点监控的新举措。佛山市食品安全工作得到了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06年6月,佛山市人民政府被评为“广东省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确保节日及省运会期间的食品安全】 组织职能部门开展元旦、春节、五一及中秋国庆期间的联合检查,明确省运会期间各部门职责和任务,协调各部门及时沟通、密切配合,消除饮食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举报投诉,实现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事故“零报告”,确保省运会期间食品安全。

【及时处理食品安全事件】 在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能反应迅速、积极应对,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就分管环节开展重点监督检查,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

【开展食品安全状况调查】 组织开展了儿童食品、豆制品生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实施情况及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调查。配合澳门健康城市委员会食品安全专责小组考察佛山市食品安全情况。组织开展全市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工作,贯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邹国平 杨 琦返回

 

药品安全
【综述】 2006年,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全市药品、医疗器械流通市场秩序,把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作为重点,坚持科学监管,促进和谐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 至年底全市共有药品批发企业70家(其中药品零售连锁企业7家),药品零售企业2556家,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62家,医疗器械经营门店200家。经严格审查和验收,2006年全市新核发《药品经营许可证》(零售)592个,《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零售)200个。全年对44家药品批发企业、971家药品零售企业开展了日常检查,对26家药品批发企业、488家药品零售企业开展了GSP跟踪检查,药品批发企业检查率100%,药品零售企业检查率57.1%,对208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开展了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大多数经营者都能够依法依规经营。

【加强药品抽检及特殊药品监管】 完成各类抽验137批次、868件,检出不合格药品57件,完成委托送检422批,其中不合格25批。对二类精神药品经营企业进行重新核定验收工作,全市的3家麻醉药品经营企业和21家特殊药品经营企业均顺利通过检查验收,继续获得特殊药品经营资格。

【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药品的监管力度】 在三水区开展规范医疗机构药房的试点工作,并进行了验收和经验总结。制定并印发了《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关于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质量规范化管理的规定(试行)》,对规范医疗机构药房管理提出要求。加大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医院制剂及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已开展医疗机构药房检查911次,重点检查农村卫生站和个体诊所药房药品医疗器械的购、销、存等管理情况。

【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协助当地政府成立了中国医疗器械(三水)产业基地,为扩大影响,申请成立了中国医疗器械(佛山)产业基地,加紧基地建设并引进部分医械企业落户基地园区,并已立项在三水建立国家级医疗器械质量检测中心。为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基地的发展,推动成立了佛山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并争取到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年会在佛山召开,推介本市的医疗器械企业及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推进农村“两网”建设】 结合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进程工作要求,以高明区为试点,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全市药品供应网覆盖率达99.2 %(含卫生站药品供应网点),监督网覆盖率为100%。

【加强部门稽查打假合作】 为了切实加强对跨地区制售假劣药品等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佛山市与广州市、东莞市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签订了《穗、禅、莞地区食品药品监督稽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区域案件协查、大案要案联动查处、区域专项整治联动机制。

【深入推进市场秩序专项整规,加大打假治劣力度】 对药品市场整规专项行动进行了动员部署,制定了实施方案,坚持整顿与规范相结合,各环节的工作有序开展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共立案查处案件139宗,捣毁窝点8个。同时注重将日常监管与市场整规相结合,明确监管责任、突出监管重点,对黄岐、里水等物流中心进行重点监控,加强对中药材专业市场周边地区的日常监管,加大对物流中心的监管力度,药品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2006年,全市共立案查处药品、医疗器械等案件244宗,上缴国库罚没款307.2万元,捣毁窝点13个。全年监测到违法药品广告25个品种195次。   (邹国平 杨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