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


财政
【综述】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佛山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市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中心工作目标,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大力组织财政收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推进财政各项改革,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为佛山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7.06亿元,为年初各级人大通过预算的107.45%,比上年增长20.03%,是“十五”计划以来的历史新高;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75.4亿元,为年初各级人大通过预算107.74%,比上年增长16.27%。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狠抓增收节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由于受电力、能源紧缺、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银行信贷紧缩等因素影响,财税增收困难,同时,刚性支出增长迅猛,财政收支压力相当大。面对这种局面,佛山市财政系统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把增收节支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落实,圆满完成了年初预算收支任务。一是紧密财税部门的联系,坚持各级财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收入通报制度,加强税收征管监控和分析。二是推进协税护税网络建设,加强收入执法稽查,强化财税征收管理,大力清缴欠税,促进依法治税、依法纳税,努力做到应征尽收;同时,挖掘非税收入潜力,拓宽财源。三是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重点保证农业、教育、科技、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环保卫生、就业与再就业等支出需要,积极筹集资金支持中心组团新城区、省运会场馆、城市道路改造、环境保护等重点市政工程建设,将财政资金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
  
【落实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运用财政杠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地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全市安排政策性补贴资金3亿元支持地方火电厂顶峰发电,积极筹集3.6亿元支持佛山电器照明国有股权分置改革。二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增加社会保障投入,筹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基金,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再就业补助、欠薪帮扶等资金。三是加大支农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村镇建设。重点落实了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农业龙头企业奖励和水利防灾减灾配套资金等资金9.5亿元,同时,加大农村医疗保障、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义务教育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推进城乡一元发展。四是积极落实教育经费,推动教育优先、公平发展。全市教育支出30.82亿元,其中,免费义务教育经费支出1.28亿元,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深化财政改革,加快构筑公共财政体系】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深入开展各项财政改革,着力破解制约财政发展的障碍,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一是全面铺开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扩大部门预算改革范围,2006年,市、区两级在480个部门共820个单位编制了部门预算,预算编制进一步细化,预算透明度进一步提高,预算约束力进一步增强。二是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市级全面铺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同时,大力向区级推行改革,全市共有594个预算单位(其中市级147个,区级447个)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改革覆盖面超过90%。三是扎实开展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在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提高采购效率的同时,坚持不断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全年全市实际完成采购金额24.29亿元,比上年增长3.65%,节约资金2.44亿元,资金节约率为9.13%。四是稳步实施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按照“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的原则稳步推进绩效评价工作,并积极试行绩效预算,探索建立绩效预算新机制,把绩效评价与财政资金安排结合起来,体现绩效优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继续深化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政府性基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不断强化财政票据管理,以票促管,创新征收管理手段,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实现了执收单位、财政、银行的实时联网,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六是逐步规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账务管理,严格按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和财政专户按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对社会保险基金与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严格实行分开管理,防止出现资金相互挤占现象。
  
【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对财政部门的监督。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财政和人大、审计联网的财政业务查询监督系统,使人大和审计部门可以对预算单位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发生的每一笔财政资金进行在线实时监控,极大地增加了财政支出的透明度。二是加强财政内部监督管理。推广和应用禅城区财政循环监督体系,并将该体系向镇(街道)一级推行,延伸监督触角;同时,加强对区、镇级财政管理,建立健全市对区、区对镇的财政层级监督机制,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镇级财务管理的意见》。三是坚持重点项目财务总监制度。发挥财务总监对重点单位和工程项目的一线财务监督作用,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水平。四是提高工程评审效率和质量。加大对财政性投资基建工程预结算编审工作力度,推进市政基建工程建设,全年全市共完成财政性投资基建工程编审额112.2亿元,其中,送审额80.64亿元,核减不合理工程费用4.48亿元,核减率5.6%。五是大力开展财政资金监督检查。采取实质性检查和程序性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佛山市2003年、2004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六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大力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理工作,积极探索适应佛山实际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新模式。七是继续强化会计管理工作。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管理,大力开展会计人员后续培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扎实开展对会计代理记账机构的检查,加强和规范会计核算。(许汉楚)返回


国税系统
【综述】 2006年,佛山市国税系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组织税收收入,积极推进依法治税,认真抓好征管基础和基层建设工作,全面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持续推进“四个统一规范”,大力构建和谐佛山国税,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为佛山市国税“十一五”期间的工作开好了局,实现了税收收入的稳步提高。全系统共组织税收收入 276.53亿元,同比增长23.7%,增收52.96亿元,年增收额首次突破50亿元,增收额创历史新高。剔除海关代征税收,国内税收收入211.33亿元,同比增长24.8%,增收41.96亿元。此外,全年共办理出口产品退税124.69亿元,同比增长34.6%,其中:免抵调库36.24亿元,同比增长67%,退税88.45亿元,同比增长24.7%,对加快企业资金周转,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坚持依法治税,税收执法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税务稽查得到进一步强化。全系统共立案查处241宗案件,查补收入总额9354.12万元,入库8804.93万元,集中力量查处了一批涉税数额大、违法性质严重、情节恶劣的重大案件。二是税收执法与监督得到进一步规范。统筹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认真开展执法监察工作,纠正了执法偏差,促进了“两权”的正确行使;继续全面落实《行政许可法》,做好税务行政审批清理工作;制定了听证和复议工作规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保障税务依法行政的法规体系。三是纳税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网上咨询业务发展迅猛;统一规范了15类129项办税服务事项,整理了137份可供纳税人下载使用的表证单书,修改完善了77项办税服务承诺事项,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大力开展税收宣传,形成了党政部门支持、社会各界参与、传媒广泛宣传的良好格局。
  
【夯实征管基础,征管质效全面提高】 一是全面加强征管基础建设。做好税务登记证换证工作,继续做好工商税务登记信息的交换核实工作,加强协税护税网络建设,强化纳税户籍动态管理;大力推行刮奖发票;认真做好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二是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在原有行业纳税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评估面,充分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制定出一批科学的纳税评估模型和办法,提高了纳税评估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了管理规范、税负公平的纳税环境的进一步形成。三是进一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实施市局挂钩抓点基层分局的工作措施,加大对基层各项工作的督促、指导和服务力度。全局对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进行广泛深入的实践与探索,大胆尝试了一系列创新做法。四是进一步强化各税种管理。认真落实了增值税申报纳税“一窗式”管理操作规程,完善了对“四小票”和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清单的管理;完成了2万余户纳税人“一机多票”系统的推广应用;结合消费税政策调整,规范了消费税征管;认真实施车购税征收管理办法,落实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完善了重点税源所得税征管监控体系,积极与地税部门研究解决新办分支机构、跨区迁移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征管等问题,并调整、统一了核定征收企业的应税所得率;反避税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加强了出口退(免)税档案管理,推广使用了退税审核系统辅助软件,成功组织了全国出口货物退(免)税审批权限下放的试点工作。
  
【科技兴税,税收信息化水平有效提高】 一是顺利实现了CTAIS2.0的成功上线。做为省局推广应用总局综合征管软件(CTAIS2.0)的第一批上线单位,市局于5月底成功上线CTAIS2.0工作,为市局统一岗责体系、优化业务流程,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大力推广网上办税。积极倡导小规模纳税人网上申报,稳步推进一般纳税人网上申报,在方便纳税人、节约办税成本的同时,有效缓解了办税服务厅窗口的压力。三是全面加强网站建设。实施了市局、区局门户网站的迁建工作,充分整合了全市国税系统网站资源,使佛山市国税系统各级网站成为政务公开、税收宣传、税企交流、纳税服务的大平台。
  
【狠抓建设,队伍素质和行政效能显著提高】 一是排头兵实践活动卓有成效,提升了广大干部的思想境界,增强了党员同志的党性观念。二是内部行政管理进一步规范。制定并实施了督促检查、政务公开、视频会议管理等制度,通过严格监督考核,狠抓制度落实,行政效能得到了较大提高;着力加强和规范财务预算、经费开支、政府采购、内部审计等的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抓好廉政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建立健全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工作机制;大力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提升了国税行风形象。四是加大队伍建设力度。组织了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加大了干部交流力度,以“六员”培训为重点,使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能力素质进一步增强。 (张进)返回

地方税收
【综述】 2006年,佛山市各级地税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组织收入工作,积极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依法治税进程,着力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和作风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税收工作任务。全市地税部门共组织税费收入218.1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50.84亿元,同比增长16.9%,增收21.75亿元;社保费收入57.1亿元,同比增长26.3%,增收11.88亿元;其他规费收入10.17亿元。

【强化税收征管】 加强税源分析与监控,立足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完善税源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密切关注道路建设、建安、房地产、会展、物流等行业发展,加强对专业市场、房屋租赁、教育劳务、不动产转让等的税源监管,有效提升税源管理效能。完善各税种管理,规范全市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管理,统一各行业适用的应税所得率。认真执行新的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减除费用标准,全面启动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的宣传辅导工作,建立个人所得税台帐,加强外籍人员、高收入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管理。出台房屋租赁税费征收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全市房屋租赁行为的地方税费征管。做好税务登记证换证工作。采取开设换证专区、上门换证、统一培训代办中介机构、开展换证志愿者便民服务活动等多项措施,做好服务,提高效率。

【推进信息化建设】 积极协助省局做好“大集中”税收分析系统开发和试点上线工作,并于12月1日全面上线运行。该系统实现了数据的逐层自动汇总,为各级领导和统计部门及时掌握收入完成情况,税收管理员和征收人员全面了解纳税人涉税信息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查询平台。做好接入“大集中”的多渠道办税系统的完善和维护工作,完成“e税在线”新功能模块的开发,实现了纳税人实时在线查询以及与税管员的实时在线联系。“e税通”继2005年通过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认证后,又以多项技术优势获得了中国软件行业协会“2005年度优秀软件产品”证书,同时荣获佛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严格依法治税】 各级地税稽查部门积极围绕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的主线,切实抓好税收专项检查。重点对建筑、服务、娱乐等行业以及工业企业所得税和外商投资企业地税部分开展专项检查,共查结重点案件78宗,查补收入税款、罚款及加收滞纳金合计1950万元。认真抓好日常稽查和重大涉税案件查处,重点对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和不同地区之间的税负差异偷逃企业所得税的问题,以及长期亏损、微利经营、跳跃式盈亏的企业进行检查,立案查处并结案107宗,移送司法部门2宗,查补税款、罚款、加收滞纳金入库合计3327万元。

【高效优质服务】 积极开展税收宣传活动,邀请市领导发表署名公开信,与国税部门、市工商联联名向社会各界发出《依法诚信纳税倡议书》,将税法送到农村学校,举办税收知识讲座、召开税收政策宣讲座谈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税收宣传活动,扩大税收宣传的辐射面和影响力。继续发挥各级纳税人服务中心的桥梁纽带作用,受理并及时认真解答纳税人涉税咨询、举报、投诉、建议;与市国税部门联合开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每月向纳税人发送已纳个人所得税的信息;做好佛山电台《民生直通车》上线工作,对有关涉税问题均给予满意答复。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帮助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影响的企业灾后复产,严格按政策规定的权限进行审批,落实省局、省财政厅出台的八条税收优惠政策。

【加强队伍建设】 认真开展以“三个走在前面”为主题的排头兵实践活动,促进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继续加强“一把手”工程,切实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利用局域网开辟“莲源”廉政网页,建立立体互动式廉政文化阵地,增强勤政廉政意识,促进系统的政风和行风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共组织各类培训20多批次,参训人员达2700多人次。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创建活动,组织各类健康有益的兴趣活动和志愿者服务、为灾区捐款等社会公益活动,展现地税干部职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胡 刚 欧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