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解放思想 实践科学发展 
奋力开创富裕和谐佛山建设新局面


——在中共佛山市委十届四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2008年1月3日)
林元和

同志们: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总结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以来的主要工作,部署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和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开创富裕和谐佛山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同志们: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总结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以来的主要工作,部署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和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开创富裕和谐佛山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一、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以来的主要工作


  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重要部署,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注重经济结构调整,注重社会民生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富裕和谐佛山建设取得新进展。
   经济逐步走上又好又快发展轨道。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超过19%,总量超过3500亿元,增速位居珠三角城市前列;工业总产值预计增长28%,超过9300亿元。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加快,现代农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实施“优二进三”战略初见成效,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和总部经济发展取得突破。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品牌建设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效显著。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基本实现,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快速增加。
   城市和环境建设步伐加快。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一批工程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干线公路网络日趋完善。广佛轨道交通佛山段全线开工、顺利推进。公共交通服务逐步改善,城市执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第二饮用水源地建设进展顺利。道路综合整治、城乡绿化、河涌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降,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通过国家考核组验收。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生态村镇建设加快。“三旧”改造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2+5”城市组团建设取得新进展。
   文化建设水平继续提升。教育现代化步伐加快,率先在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服务功能普遍增强。“魅力佛山”系列文化活动持续开展,成功举办旅游文化节。“新时期佛山人精神”大讨论和“绿色文明”主题活动得到群众广泛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和“十好”和谐文明村居创建活动全面启动。群众性体育蓬勃发展。
   社会稳定和谐局面得到巩固。就业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城镇登记失业率降为1.84%,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城乡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困难家庭子女读书资助政策得到落实。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实现全市统筹,全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补贴制度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基本生活得到更好保障。较好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计生指标任务。食品、药品、农产品安全工作成绩显著,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稳工作继续加强,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得到妥善解决,治安严峻形势得到缓解。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市与禅城区事权关系进一步理顺。财政体制适度调整。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为民便民服务措施得到落实。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用“三化”解决“三农”问题取得新的进展。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大项目成绩显著,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与国内外大企业嫁接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企业实现规范化股份制改造或成功上市。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进一步健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活动在全市广泛深入开展。党内民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务实有效。固本强基工程继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基本完成,“三级联创”活动和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取得实效。城市社区、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企业基本建立党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继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党的先进性得到较好体现。统战工作发挥应有作用。
过去一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党委、政府奠定的良好基础上,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全市呈现出充满生机活力、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新景象。这是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努力、奋斗拼搏的结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佛山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增大,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产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服务业还不够发达,城乡基本社会保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不稳定因素有待继续化解。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年的工作部署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和举办北京奥运会的重要一年。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出了稳中求进、好字优先的发展原则,强调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强调,广东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这是指导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要原则。我们要清醒把握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深入研究中央宏观政策的新变化,深刻认识佛山所处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重要阶段的新情况,深刻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四位一体”建设的新任务,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加快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佛山建设进程。
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按照“发展科学、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开放,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好字优先、全面发展。
今年佛山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 12%以上,人均GDP达到9000美元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36%,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COD排放总量下降10%。
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先导。广东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首先必须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深刻审视所处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以新一轮思想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佛山是国内最早一批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发展起来的城市,佛山人通过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开放搞活,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赢得佛山经济社会发展先走一步的辉煌成就。可以说,解放思想贯穿于佛山改革开放与经济腾飞的全过程。解放思想作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需要与时俱进。我们要清醒看到,佛山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虽然到2007年底人均GDP已经接近8000美元,但与实现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在抢抓经济全球化机遇,发展新型工业化,增强经济国际竞争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生态城市等方面,长江三角洲等国内发达地区已经走在我们的前面。事实证明,解放思想是扫除前进障碍、引领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解放思想不是我们特有的“专利”,解放思想不能一劳永逸,什么时候思想不够解放,什么时候就要掉队。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现实,锐意进取,迎头赶上。解放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新的境界、新的认识、新的能力;解放思想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尤其是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更要做不断学习、解放思想的先锋!中央对广东寄予厚望,省委对佛山寄予厚望,要求我们在改革发展中继续走在前面。佛山的使命是要抓住机遇,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努力争当排头兵。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排头兵的精神、排头兵的意识和排头兵的干劲,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决摒弃落后、保守、僵化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不但不能当好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相反佛山原有的优势和地位也会逐步丧失。
当前,我们要通过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佛山新一轮的思想解放,以改革的精神和世界的眼光谋划佛山的未来发展。全体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根本要求,准确把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总体布局,紧密联系佛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从更高层次、更高境界、更高要求,重新审视我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水平,把解放思想体现到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中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清醒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开拓进取的锐气,推动佛山新一轮发展。必须发扬“敢为人先”的优良作风,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清除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增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优势,继续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深化国企、行政审批、财政、投资、人事、农村、文化等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局面。必须克服狭隘心理和狭隘视野,确立“世界眼光、开放胸怀、战略思维”,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把握世界生产力布局的走向和各种资源配置的趋势,扩大经济社会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高素质人才,提升佛山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必须清醒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严峻形势,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群众利益为代价谋取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执政为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党委要以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掀起解放思想的新高潮。要大力营造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客观正确对待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切实保护好敢于改革、敢于创新的同志,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市委组织部和发展改革、统计等部门要牵头抓紧制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考核依据,确保科学发展在佛山的全面落实。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自主创新为根本途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区域以及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的发展格局。
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佛山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城市。传统产业并不代表落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发展前景依然广阔,还是佛山经济发展的主体,关键是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来改造提升。从佛山实际出发,第一产业要精细发展,第二产业要优化发展,第三产业要大力发展。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提升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外汇农业和品牌农业的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搞好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品牌农产品,把佛山打造成为绿色农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要通过“扶持壮大一批、提升改造一批、培育发展一批、淘汰迁移一批”,促进工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支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发挥体制和产业优势,加快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嫁接,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改造提升陶瓷、纺织、家电等传统产业,振兴佛山中医药产业;加快培育环保、节能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淘汰资源占用多、能耗大、污染严重、效益低的企业和生产能力,推动佛山从传统制造业基地向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转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佛山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利用佛山制造业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的金融、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会展、传媒、咨询、评估、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商品零售、饮食、娱乐、旅游文化等传统服务业,不断提高佛山第三产业的比重和水平,力争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中走在全省前面。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佛山要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基地向现代制造业基地转变,关键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公共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品牌”相统一,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要把产学研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着力点,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力量,加强三大产业领域的产学研工作和软科学研究合作,形成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产品的竞争是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品牌是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现,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到提高产品和品牌的竞争力上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的市场环境。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根本保障,要以创新型项目为载体,以重点工程为平台,加快优秀创新型团队的培育和引进。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发展创业风险投资,营造鼓励创新环境,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使各类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各尽其才。
以优化生产力布局为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配合做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区域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中心组团“禅桂新”区域要发展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使之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城市经济核心区。禅城区要借助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实施“优二进三”战略,大力发展都市型产业、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祖庙—东华里片区和季华商圈的改造。南海区要利用紧靠广州中心城区的地缘优势,加快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 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广佛都市圈新型的核心消费区。顺德区要充分发挥工业化国际化城市化基础较好的优势,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进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打造总部经济园区、白色家电之都、自主创新热土、现代物流基地、生态环保之城。高明区要发挥生态优势、后发优势,做大做强纺织、化工、塑料、食品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建材、金属材料加工等传统产业,发展新材料、环保、节能、机械装备和生态休闲服务等新兴产业。三水区要发挥区位和生态环境优势,加快培育空港经济及环保、节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汽配、医疗器械、饮料食品、电子电器和机械设备等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
以引进优质项目为重点,促进产业水平提升。引进一个大项目,可以带动一个区域产业规模的壮大和产业层次的提升。要以加强招商引资和环境配套为抓手,努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落户佛山。充分调动市、区、镇的积极性,以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为重点,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和具有先进生产力水平企业,力促产业层次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以基础设施对接和城市资源共享为重点,促进广佛同城化发展。十七大报告提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以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佛山和广州地域相连、文化同源,广州竞争力全国排名第五,佛山排名第九,两地资源优化整合,将形成“1+1>2”的效应。要按照“错位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方针,加快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民间互动,推进以基础设施对接为先导、产业互补发展为重点的多方位合作,提升区域竞争力;通过加快公共交通、邮政通信的同城化,促进公共设施和服务资源共享,提高两地市民的生活素质。
(三)大力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加快建成绿色佛山花园城市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产业要升级,环境先升级,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产业;环境是生活品质的基础,提高市民生活水平有赖于环境的改善;环境是城市品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离不开环境的支撑。要实行环境保护、植树绿化、清洁卫生同步推进,把佛山建设成为“青山、绿地、蓝天、碧水”的花园城市。
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既是解决佛山能源紧张、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提升环境荷载能力和改善环境质量的迫切要求。各级党委要以负责的态度、明确的责任、强硬的措施,确保实现节能减排这个刚性指标。加快制订和实施节能减排的各项标准,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和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制定引导全社会节约能源的政策措施,实施企业节电、绿色照明、节约和替代石油等节能工程,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生活各环节的资源节约,提高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各级党政机关要带头开展节能活动,为全社会树立榜样。
大力推进以大气、主干内河涌治理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提升一批、转移一批、关闭一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力争在今年内基本完成陶瓷行业的调整提升,完成小火电、小水泥、小铝型材熔铸、玻璃、漂染、电镀、采石场等行业的整治任务。加快电厂改造提升,全面开展机动车尾气治理,削减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加强建筑工地环境管理,搞好粉尘和噪音治理。要痛下决心整治好佛山水道,力争到2010年实现不黑不臭、江水变清的目标。各区要抓好重点主干内河涌的整治,尽快恢复水网的排涝和生态功能,使之成为水乡亮丽的风景线。按照“管网同建、雨污分流”的要求,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各镇(街)生产生活密集区污水完全处理、达标排放。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加强环境卫生工作,提高卫生村卫生镇创建水平。
加快建设“绿色佛山、花园城市”。植树造林、绿化佛山是一项深得民心的事业,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要加强全面规划,严格执行计划,形成“领导带头、全民动员、常抓不懈”的局面。以道路绿化为重点,全面推进绿化建设,抓好广佛主要道路衔接口以及城市组团、镇(街)之间道路和高速公路出入口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全面启动“一环”全线绿色长廊工程,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以道路绿网为骨架的城市绿化格局,确保实现“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建成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城市”目标。
(四)科学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的成果要惠及全体市民,重要的是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使我们的城市成为功能完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适宜创业居住的现代化城市。
完善城市规划和城市功能。按照“基础设施先行、城市功能完善、建设特色鲜明”的要求,完善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系统和生态环境规划,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理顺市、区规划管理权限,加强土地、招投标的规范管理。统筹城乡市政基础设施、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推进区域重大项目的共建共享,建立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政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体系,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完善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合理布局学校、医院、公园、商业网点、停车场、公厕等公共设施,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要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把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理念融入到城管执法中去,营造和谐城管的执法氛围,开展城市专项治理,整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形成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以交通、港口、能源、环保等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做好广珠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武广客运专线、贵广和南广等铁路建设项目。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目标、统一建设”的原则,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做好高速公路与全市其他道路建设的衔接,形成东南西北全面贯通、两环三纵四横的高速公路网。加快广佛轨道交通佛山段建设步伐,力争2010年实现正式通车。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机制灵活、线网科学、出行方便”的城市公交体系,搞好公交与地铁、机场、火车站的接驳换乘,提高通勤服务能力。
加快城市组团中心区建设。经过多年建设,东平新城的行政、商务、文化、体育、会展中心等城市功能区位已逐步确立;禅城的南风古灶陶瓷文化和创意园区、东华里岭南文化弘扬聚集区、季华商圈等城市服务业中心区正在加快形成;桂城的千灯湖金融服务中心和大沥的广佛都市圈核心消费区建设不断推进,使“禅桂新”区域逐步展现出佛山城市核心区的发展轮廓。要按照一体化目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空间布局、社会事业等协调发展,促进“禅桂新”核心区的加快形成。各城市组团中心区要突出发展特色,抓紧城市规划落实,加快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人口、产业、资源聚集能力,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组团城市格局。
(五)全面提升佛山特色岭南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城市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城市的品位,取决于文化的品位。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各项文化事业,彰显岭南特色文化与时代精神,推动佛山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加快体现佛山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培育佛山人精神的根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明新风,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凝聚共同理想,以时代精神激发创造活力,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以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和“十好”和谐文明村居等创建活动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积极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新时期佛山人精神,深入学习黄学军、许晓珠等先进事迹,大力宣传佛山形象,激发广大市民和外来创业者热爱佛山、建设佛山的热情。
加强体现岭南特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全面挖掘,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文物等保护利用工作,使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与城市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相互协调、相得益彰。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粤剧、陶艺、武术、龙狮、龙舟、剪纸、秋色等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加快岭南特色文化在佛山的集聚。发挥名人、名山、名景、名园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文博旅游区、专题博物馆和名人馆,打造有影响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使之成为文化产品的新亮点、文化旅游的新热点,让世人了解岭南文化,了解佛山。
加快展现“魅力佛山”的文化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大社区和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加快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青少年、老年人等文化服务,使群众享受文化生活带来的愉悦,精神有寄托,文化权益有保障。发展群众性文化,培育具有佛山特色的国际性文化艺术活动品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积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会展、创意、印刷、动漫和陶瓷文化产业,加快形成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发展体育产业,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六)全面加强民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改善民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是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全面加强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按照均衡发展、促进公平、注重素质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大力发展优质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和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重视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民办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拓宽扶贫助学范围,探索把免费义务教育逐步延伸到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促进教育公平。
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培训和保障体系。适应产业升级换代对劳动者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把就业重点放到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上来,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满足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支持和鼓励自主创业,以全民创业带动充分就业。规范就业市场,促进就业平等。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继续搞好城镇职工门诊医疗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多层次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覆盖城乡、动态管理、分类施救、与其他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体系,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全面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坚决整治和遏制拖欠、克扣职工工资以及不为职工购买社会保险的行为,依法保障劳动者权益,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加快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构建村级医疗站、社区卫生服务网点、镇(街)卫生院、中心城市大型综合医院协调发展的公共医疗卫生网络。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强化卫生院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作用,切实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强化医疗质量监督,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继续加大人口计生工作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住房保障水平。适应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的需要,逐步提高住房解困的标准,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问题。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步伐,引导高档住房市场适度和规范发展,形成适应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住房体系。各区要抓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保障土地需求,确保项目尽快落实,早日惠及群众。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规行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村镇建设。实现“城乡一元”发展,逐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保持全市和谐稳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要把“三农”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深化农村改革,探索农村新型管理模式,建立农村发展利益共同体。加强城乡统筹,实行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协调推进,公共服务城乡均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同步加强,居民生活城乡全面改善。
全力维护城乡社会稳定。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持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各级党委一定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居安思危,扎实做好维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和谐创建活动,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加大治安科技投入,全面提高对主要道路、公共场所的监控能力。对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和黑恶势力,要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予以打击,遏制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对城中村、出租屋、特种行业、网吧等要加强监管,把流动人员纳入常住人口范围实行统一管理和服务。对群体性事件要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完善信访举报调处机制,增强应对和处置社会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对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农产品安全监管。加强双拥和党管武装工作,继续巩固和发展“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基础工作,促进军民共建和谐。
(七)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切实提高依法治市水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领导是关键,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要围绕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政治文明,不断提高依法治市水平。
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发挥联系人民群众与国家权力机关的桥梁作用。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政协要增强界别意识和群众意识,自觉加强与所代表界别群众的联系,积极反映他们的意愿和诉求,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发挥统一战线团结社会各界力量的重要作用,支持各民主党派发挥参政党作用,支持工商联发挥桥梁和助手作用。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政策,做好新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发展基层民主,做好村委会、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落实政务、厂务、村务公开,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高决策公众参与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市,做好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健全司法体制,规范司法行为,确保司法公正。
(八)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各级党组织驾驭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能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要紧紧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两大主线,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要把加强学习作为解放思想的重要前提,引导党员干部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高善于学习的能力,以学习促进工作,以创新促进发展。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争当排头兵的使命感,做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实践者。
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用正确政绩观和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考核选拔使用干部,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选派青年干部到基层工作和实践,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重视优秀党外人士的选拔使用,促进干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更好发挥市委党校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切实提高干部的理论素质和领导能力。
以增强党内团结统一为重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各项规定,做到讲民主畅所欲言,讲集中严守纪律,既防止独断专行,又防止软弱涣散。全面推行党务公开,拓宽和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权利保障条例,鼓励和保护讲真话、讲实话的同志,营造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积极探索地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开展党内询问和质询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制度,更好发挥全委会的作用。建立巡视制度,对市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试行“一年一巡视、一年一评议、一年一谈话”。
以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为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权组织和自治组织建设,积极创造条件,落实保障措施,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激发基层组织的工作活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善谋发展、治村有力、安民有方”的坚强领导集体。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继续做好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发挥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骨干作用。推进城市社区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建立党员动态管理和服务机制,发挥党组织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作用。
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把贯彻群众路线体现到一切工作之中。切实改变机关作风尤其是会风文风,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奢侈浪费,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监督,主动到情况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同干部群众一起研究新情况,拿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好事。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畅通无阻的干群沟通渠道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基层自治组织沟通群众的作用以及新闻、学术、网络等表达社情民意的作用,强化司法诉求渠道的保障作用。
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监督工作,确保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抵制“不给好处不办事、不给好处缓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歪风邪气。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惩治腐败分子。
同志们,建设富裕和谐佛山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是历史赋予佛山的神圣使命。让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谱写发展科学、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