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 城 区

 
概 况
  佛山市禅城区是2002年12月按国务院和广东省关于佛山行政区划调整部署,由原佛山市城区、石湾区和原南海市南庄镇组合而成,2003年1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禅城区是佛山市五个行政区之一,是佛山政治、金融、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物流中心,为佛山市人民政府驻地,总面积154.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5万人。
   禅城交通便利。佛开高速公路、广茂铁路、佛山“一环”快速干线纵横区内。高速公路直达广州新白云机场、广州黄埔港、广州火车站约30分钟,到达深圳、香港、珠海、澳门约2小时车程。区内共有6个口岸,陆路口岸有:佛山火车站、佛山车检场,二类水运口岸有新港口岸、澜石口岸、石湾口岸、滘口口岸。旅游资源丰富,共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7处。
返回

经 济
【工业】 2007年,禅城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实施“优二进三”战略,增强中心城区的综合竞争力,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在高基数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3.84亿元,增长19.2%;全区工业总产值1538.57亿元,增长19.5%。全区税收总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完成税收总额108.83亿元,增长17.2%。
   加快传统产业优化提升,重点加大对陶瓷产业的治理力度,围绕“赶走污染,做强陶都”的目标,对辖区内115家陶瓷企业进行分期、分批、分类整治,关闭了35家陶瓷生产企业,重点扶持发展陶瓷装备制造业和高端陶瓷产业,向陶瓷第三产业发展。同时启动了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建设。
禅城区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3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5%。创新禅城建设初见成效。佛山市首个创意产业园──佛山创意产业园在禅城揭牌,成为禅城区第一个获得广东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创意产业园。6月27日,国内首家陶瓷创意产业园──佛山(石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也顺利诞生。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吸纳高端内、外资项目落户、延伸禅城区支柱产业的产业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品牌打造和名牌培育方面也成效卓著。截至2007年止,“中国名牌产品”已达17件、“中国驰名商标”8件、“广东省名牌产品”37件、 “广东省著名商标”49件。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拥有量稳居全国县(区)前列。

【招商引资】 2007年,实现合同利用外资3.93亿美元,同比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2.35亿美元,同比增长22.4%。第三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实际利用外资达1.35亿美元,占全年实际利用外资的60%,再次超过第二产业;新批第三产业项目共计23项,其中仅商业批发和零售业就有13项,外资进入商贸服务业领域速度明显加快。RFID、LED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初见成效。以RFID为标签的全球顶尖的三大生产商和配套企业建起全球的招商网络。LED产业也已形成一定规模,发展了一批龙头企业。如国星光电与其上游企业、LED芯片制造商香港微晶先进封装技术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欧司朗也将其LED的研发中心设在佛山。全市第一家投资超1000万美元的担保公司也落户禅城区。据统计,2007年新批项目有39宗,增资项目有23宗。“三旧改造”取得突破。香港瑞安集团正式参与禅城区东华里600亩历史地段的项目改造。该片区改造后将建设成为集文化、旅游、商业、办公、居住于一体的完善社区。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发展提速,实现增加值253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40%,有16家企业进入广东百强民营企业行列,新增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家。禅城区为探索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加紧建设中国中小企业佛山禅城信息网,首次开通了全省第一个名牌网站“禅城名牌网”。其中,与联合国贸易网络北京中心共建的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已为企业开辟了一条通向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联合国贸易网络信息展示平台的通道,受到了广大中小企业的普遍欢迎。积极组织中小企业申报扶持资金,全年共获省财政扶持资金610万元,为禅城区支柱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财政】 2007年,禅城辖区税收总额实现108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区级(含镇、街道)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20.9%。全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9亿元,同比增长19.5%(按市以新体制口经统计增长22.5%);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0.6亿元,同比增长14.3%。全区财政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财政收支凸显“两协调、两突破、两提升”,即:财政与经济协调增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与全市相协调;辖区税收总额突破1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突破建区以来最高水平;财政收入结构和质量、公共财政支出效益同步提升。

【商业贸易】 全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全市比重28%,其中出口65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进口39亿美元,同比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18亿元,增长23.6%;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禅城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对GDP的贡献率由2003年的34.7%,提高到40.8%。第三产业增加值282.9亿元,增长20%。会展业发展势头良好。在102届广交会上,禅城区有57家企业在展会上获得了151个展位,共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1万多人次,意向成交额达15亿美元;第九届陶交会突破性地吸引了众多国际参展商和近4000名国际专业采购商到会,使这届陶交会更显市场活力和国际色彩,提升了禅城区承办各类大型专业国际展览的能力。第九届陶交会、第十届陶交会及第四届陶工展这三个展会的专业观众均超过万人次,国外专业观众也达到了上千人次,比往届增长20%以上。旅游业绩喜人。全年接待中外游客158.67万人,比上年增长8.9%。其中,境外游客38.58万人次,国内游客120.09万人次,分别增长10.04%和8.5%。全年旅游业收入43.02亿元,增长11.03%。

【安全生产】 全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0宗、死亡10人、重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25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宗数下降41%,死亡人数下降29%,重伤人数下降25%,直接经济损失上升6%,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市下达的控制考核指标范围内。全区举办各类安全生产培训班38期,培训各类人员4522人,全区企业开展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达10万多人。区政府对64家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工伤事故发生比例低、参保率较高的企业分别给予表彰奖励。有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290家,其中:生产厂家17家;经营企业244家(甲种经营58家,乙种经营186家);运输18家;使用剧毒品9家;烟花爆竹(批发)1家;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生产1家。大力开展水煤气发生炉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了12家违法使用水煤气发生炉的陶瓷企业;及时调查处理群众举报投诉13宗;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检查380人次,查出安全隐患154起,发出责令改正指令书124份,强制措施决定书5份,作出行政处罚44宗,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宗,共罚款207万元。

【农业】 社会主义新村镇建设成效明显,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8.4%。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06亿元,增长了15.3%;第二产业收入270亿元,增长了17%;第三产业收入60.4亿元,增长了25.1%。农民家庭经营收入2.59亿元,增长了6%,农民外出劳务收入0.17亿元,减少了22.5%,农民人均纯收入9664.9元,增长了9.2%。2007年3月,禅城区拟定了48个村作为首批农民公寓建设、旧村改造、村容村貌整治及创建和谐文明村的示范村居,试行夏西村、罗南村等典型经验模式。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佛山市禅城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禅城区农村“两委”成员报酬的实施意见》,统一规范了4个镇(街道)的农村干部报酬发放标准。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全区54个村,村、组两级共552套集体财务帐户全部移交中介组织管理,全面进入第三方管理的新阶段。

【水利】 2007年,是禅城区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的一年。南庄镇罗格围、南顺二联围吉利片堤围达标加固工程全面完成,达到了50年一遇洪水超高1.5米的防洪标准,罗南泵站、平流泵站等民生重点工程全面有序铺开。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成功,年底顺利通过了市对全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验收。7月份,顺利承接了市涉及水利事权下放事项,禅城区范围内原由市水利局管理及建设的水利工程划交区水利局负责;佛山市水利建设管理中心、同济泵站、丰收泵站成建制下划给禅城区,隶属区水利局管理。三防工作方面,落实各项防汛工作,确保安全渡汛的同时,完成了区三防减灾救灾应急预案台帐汇编,制定了《禅城区三防信息报送制度》。此外,结合水利工程管理,水利部门积极主动,加大投入,通过生态补水改善内河涌水质,全力配合区做好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及珠江综合整治工作。

【审计】 积极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重点加大财政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力度。全年共完成审计(调查)项目24个,审计、延伸审计、审计调查175个单位或部门共涉及31套帐,查出违规问题金额1823.95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4.04亿元,处理处罚上缴财政347.33万元,移送纪检监察部门处理事项1件,纪检部门根据审计移送情况给予1人党纪处分。
   大力开展镇(街)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镇级财务管理监督的意见》和《关于镇(街)开展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的意见》,组织召开区、镇(街)审计工作座谈会,举办禅城区审计系统财政管理和预算执行审计业务培训班,还组织内审人员参加了国家审计署、中国内审协会举办的业务培训。返回

城乡建设
【爱国卫生】 围绕巩固提高国家卫生城市成果这一中心任务,大力开展爱卫工作。在3月“爱卫月”活动期间,全区共发动2万多人次参加各类清洁活动,清理卫生死角1300多处,清理余坭垃圾2400多吨,整治围蔽闲置地块96处,清拆窝棚50多处,整治道路沿线卫生死角140多处,使市容环境卫生得到改善。5月底,石湾镇街道发现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区相关部门和街道及时采取防控措施,组织专业队伍和发动群众在疫区周围“地毯式”查处蚊孳生场所和灭杀成蚊活动,收到良好效果,此后再无新增病例出现。区政府召开2006年度爱国卫生工作表彰大会,对260个先进单位、57个标兵居(村)委员以及288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区爱卫会组织对全区创建一年以上的49个“广东省卫生村”进行自查评估,共评出A级卫生村14个,B级卫生村35个。

【城市建设】 重点做好镇安内河涌截污工程、张槎路(佛山大道至禅西大道)改造工程、季华五路人行天桥工程。其中:张槎路工程立项总投资5973万元,8月开工,11月全面开放交通。在季华路兴建了两座天桥:一座位于季华园北侧、一座位于东建世纪广场侧,立项总投资1486万元。9月21日正式开工,2008年初完工。2007年新开工建设项目较上年同期大幅度减少,建筑工程报建250项,减少30%;建筑面积257万平方米,减少22%;工程造价28亿元,减少21%。建筑工程竣工备案221项,增加28%;竣工备案面积187万平方米,减少3%;竣工备案造价18亿元,增加9%。房地产交易量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一手住宅交易5727宗,同比下降37%,均价为6578元/平方米,较上年增加了99%;二手楼交易5800宗,同比基本持平,均价为2687元/平方米,较上年增加了26.4%。利用房地产实物档案6.1万多宗,利用率为32%。

【城市管理】 坚持以全面履行职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禅城为目标。通过抓好“树正气、守纪律、讲规矩”活动,狠抓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全力打造“数字城管·和谐城管”,完成分局合并、职能中队重组及工作重心下移的改革;促进便民市场的建设,在最大程度上解决禅城区下岗工人及流动摊贩的出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延伸执法触角,不断践行“小城管”向“大城管”、“单一城管”向“复合城管”的转变;成立“城市管理工作站”,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成立“行政执法治安管理工作组”,建立城管与公安紧密型联动机制;凸显重点亮点,全力创建城管精品工程;实行科技强队,加快数字城管建设步伐;推动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城市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
   区执法局共查处各类违法行为27.78万宗,其中现场教育和纠正违法行为22.39万宗,立案查处5.39万宗;受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投诉2.23万宗,受理城管举报291宗;立案查处违法建设588宗,拆除违建面积逾20万平方米;报呼乱张贴号码1582个,停机处理530个;查处违法经营燃气窝点30个;办理人大议案、建议6件,政协提案9件。

【国土资源】 严把用地报批关,对限制和禁止供地项目坚决不予办理用地手续,同时加快审批速度,优质高效地保障了多个省、市、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禅城区产业结构调整起了重大促进作用:力促佛山大道景观整治、同济东道路、大观西街道路、禅西大道、高新污水泵站和110千伏朝东变电站的建设;力保祖庙东华里片区旧改工程、打造提升季华中心商务区工程、城西新城、东平河片区改造、南庄禅高区罗格围开发改造等区镇重点工程的用地问题。完成划拨、旧改用地审批40宗,面积2124.82亩;完成农用地转用初审12宗,面积992.08亩;办理上报禅城区四个批次用地,并获得省批准面积1012.52亩;完成村民公寓建设初审3宗,面积169.88亩。继续规范土地市场的秩序。共发放房地产用地计划批复20宗;办理补办出让业务601宗;出让工业用地2宗;完成“三旧”改造项目出让11宗,改造土地面积1889.91亩;办理划拨土地抵押登记157宗,面积4367.77亩,融资33.2亿元。共接受土地登记申请2.78万份;完成土地登记发证2.73万证,其中国有土地2.32万证,集体土地4100证;补办出让手续1714份;提前完成急办的工作任务678份;移交测绘资料2.33万份;审核全数字化地图2.38万份。全年纳入土地储备共8宗,面积2027亩。

【环境保护】 加大力度推进蓝天碧水治理工程,通过创模验收继续深化陶瓷业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完成喷雾塔深化治理基础上,着力提升陶瓷业节能减排,积极开展窑灶尾气深化治理和窑炉余热循环利用等试点工作。大力推进重点企业的锅炉废气脱硫工作。区重点企业共计26家36台锅灶的废气脱硫治理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并通过环保验收,总投资超过1200万元。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严格企业废水达标排放。5月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创模验收。制定《佛山市禅城区“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责任书》,把指标分解落实到镇(街)和主要排污单位,从抓工程减排、抓结构减排、抓监督减排、抓减排计划落实等几方面推进污染减排工作。通过减排,使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率100%,城市河涌水质污染有所减轻,佛山水道、佛山涌等河涌水质明显好转。开展“环保执法年“活动,查处了一批典型的环保违法案件。出动执法人员2488人次,检查企业2113次,有效遏制了企业的偷排漏排,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在社区、学校、商场、厂企、机关等地,深入开展各种环保宣传活动,包括“世界环境日”、“无胶袋日”、“创建美好环境 关注绿色未来”市民论坛、“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宣传活动、“禅城区首届小学生环保知识竞赛”、公众满意率调查、绿色学校创建、绿色社区创建等。

【劳动和社会保障】 积极承接市管企业劳动保障监察等11项下放事权,确保下放事项平稳过渡、正常运作。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创新局面。全区社区居委实现与市、区、街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就业服务进一步贴近群众。全面启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首批28个试点社区达到省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5%,为历史最低。大力开展外省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圆满完成市下达的培训任务。劳动保障维权维稳工作取得新成绩。率先实施工资保证金制度,有效防治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劳动仲裁庭实现区、镇街全覆盖,并有两个仲裁庭被省仲裁委评为“三星级仲裁庭”。多形式开展《劳动合同法》宣传,为实施《劳动合同法》做好准备。依法处置了一批劳动保障违法违规行为及群体性突发事件,共为劳动者追回工资等3128.8万元,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有新进展。全市首个退管工作示范点在禅城区挂牌。返回

精神文明·社会治安
【精神文明】 组织主题为“传承与创新”的“新时期佛山人精神大讨论”五区首场论坛。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少儿歌曲传唱活动,在暑期举办“花开四季,文明禅城”之青春骄阳青少年系列活动。整合推出“传递文明,建设新禅城”文明创建活动,掀起新一轮传递文明新风热潮,协同举办“关爱生命,献我热血”大型无偿献血活动。组织城市口号征集、宣传活动,加强禅城区城市形象的宣传、推介。召开“十好”和谐文明村创建动员大会,明确禅城区的创建目标和任务。配合佛山市做好“省文明城市”复查的迎检工作,开展全区公益广告综合调研,撰写了《禅城区公益类广告调研综合情况》报告。举办首届“十佳外来务工人员”评选活动表彰晚会和动感之星大赛总决赛。同时,继续深化文明创建的考核、评选工作,评选出南庄镇吉利社区等33个社区为“文明社区”,南庄镇龙津村等10个村为“文明村”。祖庙街道白燕社区居委会、石湾镇街道季华社区居委会、张槎街道张槎村委会、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分别荣获“广东省文明社区”、“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007年,禅城区政法综治部门以建设平安、和谐禅城为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是开展以打击驾车抢劫和盗抢汽车犯罪、打黑除恶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全年破获刑事案件6995宗,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抢劫、抢夺案件立案数比上年下降17%。检察机关批准逮捕966件1620人,起诉978件1501人。法院审结902件,判处犯罪分子1487人。二是排查整治治安黑点和治安突出问题,先后整治了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和旅馆业、废旧回收业以及水果批发市场、佛山汽车站等地。三是积极推进村级治安队伍的整合和管理,推广使用治安队员智能巡更管理系统,全区治安队伍共协助警方抓获违法犯罪人员4422名。四是加快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机构和服务站建设,设立区、镇(街)级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办公室5个,村(居)级服务站64个,全区在册流动人口49.7万人、出租屋5.34万间。五是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广祖庙街道郊边村、敦厚村、培德社区、大观社区和张槎街道大沙村等地好的经验。全区建成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点达7376个。在已建141个社区警务室的基础上,全区在医院、中小学校和专业市场设立27间非社区警务室。祖庙街道郊边村社区警务室和南庄镇罗南社区警务室被评为全市“标兵警务室”。六是以“控制新吸”和落实“减毒计划”为重点,开展禁毒宣传和严打整治工作。全年共破获毒品案件90起,打掉贩毒团伙4个,缴获海洛因等毒品4000多克,送强制戒毒706人。返回

科教文体卫
【科技】 围绕提升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建设现代产业区与魅力生态区的重大战略目标,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禅城,全区科技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被国家科技部评为“2005~2006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被国家科协批准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被国家地震局、省地震局评为“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一等奖”;被省科技厅批准成为首个“广东省清洁发展机制科技试点区”;通过省知识产权局组织的“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域”验收。
   全年全区共有147个项目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获省科学技术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36项、区科学技术奖54项;专利申请总量1811件、授权总量145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85件、授权量63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达到12家,省知识产权点学校2家,省首个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佛山创意产业园挂牌成立;全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6家,民营技术企业达到197家;累计建立区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5家、市级42家、区级22家,专业镇行业创新中心达到5家,院士工作室11个;切实推进“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区”建设,产学研合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提出产学研联盟合作的新模式,成立了汽配先进制造、精密制造、清洁生产机制等三大产学研战略联盟;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院6个技术中心全部建成,研发中试基地、汽配中心中试基地正式投入运营,被批准成为“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国家汽车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3个国家级实验室、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佛山)陶瓷研发中心落户禅城。切实抓好对外科技交流和防震减灾等工作,各级科协开展科普活动共72项,佛山市首个地震安全农居示范村通过省地震局验收。

【教育】 2007年秋季起,实行免收“杂费”和“书费”的政策,使具有佛山市户籍的中小学生享受真正实惠。2007年禅城区免费义务教育学生6.91万人,免除的书杂费共3876.16万元。全年对2418名禅城区户籍的困难学生实行了扶贫助学,助学金额约328.3万元;对802名特困家庭学生进行扶贫助学,资助金额约113.2万元;对低保家庭203名新生减免校服费,减免金额约6万元。理顺中小学校办学管理体制,把中小学纳入区镇(街)二级办学管理;全区公办教师的国家政策工资和地方津贴收入纳入财政保障体系,并做到标准统一;统一全区公办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理顺区、镇(街)二级教育管理机构,明确事权责任,区属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全面实施人才聘用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资源优化整合,把原华材、财经、农校整合后向“国家示范性中职”发展。整合后教师达400多人,学生达5500多人,招生规模比上年增加13%。对区直幼儿园进行布局调整,资源整合,推行聘任制,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建设一批公办骨干示范性幼儿园。科技教育在全省、全市处领先地位,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发展形成制度,在省、市级竞争获奖项目多,突出的是佛山二中科技环保项目获省、全国金奖,并获得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大赛特别奖。12个高考学科平均分全市第一,英语、历史等学科比全市第二名平均高出10分;上重点线、本科线、专科线比例全市第一;各上线增幅全市第一。正式启动并有效推进“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建设。教育科研表现突出,在全市惟一一个国家级独立课题《区域性教育现代化促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获得立项,还有一批国家级、省级课题(子课题)、市级课题获得立项与结题。承担佛山市与香港34所小学“走进中国近代史——佛山体验之旅”大型活动,参与学生达3000多人,成功承办了佛山市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建立起覆盖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34个学科网站共8万多资源,作为综合型教育信息服务平台的“绿色教育城”网络课堂实现首播,达到将学校课室无限延伸的目的。

【文化】 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提高城市品位为主题,塑造特色,树立城市品牌,积极探索文物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打造特色文化精品,规范提升行政管理与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全区基层文化事业单位为主体,以流动服务为主要手段,继续完善覆盖全区的流动服务网络,使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富的文化艺术生活,真正实现“同城生活、共享文化”。8月,省文化厅对禅城区一镇三街文化站进行评估定级验收,全部顺利评定为省级特级文化站。“一卡通”工作全面完成,形成图书借阅流通体系,读者数量超过50万人次。建立了“禅城数字文化网”网站,建成了以禅城区图书馆为中心的联合图书馆体系,完善5个镇(街)基层服务点,建成村级基层服务点3个,全部达到示范市一级建设标准。联合图书馆的办馆模式成为全国图书馆界的知名品牌和借鉴样板,在社会上引起良好的反响。积极推进农村电影改革工程建设,全年完成公益放映电影360场,观众4.31万人次。活跃文化活动及文艺创作。1月21日,一台名为中央电视台走进佛山“精神中国,陶醉禅城”的大型文艺晚会在岭南明珠举办。7月底,举办“庆祝建军80周年”文艺晚会。开展“花开四季·文化禅城”为主题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组织策划以弘扬时代精神、彰显地域特色为主题的文艺创作。积极推荐作品参加佛山市“百花奖”的评选活动,获一等奖10件、二等奖9件、三等奖11件。禅城区“禅之声”合唱团参加“广东省第八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获得金奖。加强文博管理。7月30日,承接市移交禅城辖内73处文保单位的管理职能,8月8日,禅城区博物馆成立,负责全区文保单位的管理以及全区历史文化遗产的征集、收藏、考古发掘、调查研究、保护、陈列展示和宣传教育等职能。组织开展祖庙—东华里片区文物调研和保护工作。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依法许可,依法管理,依法执行。全年共受理行政许可项目1071宗,截止年底,全区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共计1154间。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4400多人次(含联合执法行动),发出整改通知书95份,行政处罚67宗,处罚金额人民币37.9万元、吊销经营许可证1间。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4宗。

【计划生育】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深化创“两无”活动、落实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为重点,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加大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整治力度,完善“奖、优、保、扶、帮、惩”六位一体的利益导向机制;筹建禅城区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开创了多部门合作、集中性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的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工作,并大力推进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流管工作相结合的“一站式”服务工作;以群众不断提高的生殖健康和生殖保健的需求为目标,全面开展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和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启动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常见病普查普治工作。2007年,禅城区人口出生率9.07‰,自然增长率4.07‰,计划生育率96.32%;全区实现无政策外多孩生育的镇(街)2个,无政策外生育的村(居)委68个,圆满完成了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分别被省、市政府授予“2007年度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医疗卫生】 加强卫生监督管理,确保群众公共卫生安全。开展为期4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开展清理无证餐饮单位的专项行动;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制定了《关于禅城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对辖区内的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企业负责人进行《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知识培训并加快落实执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资格认证工作。8月,禅城区卫生局第三次承接原由市卫生局管理的门店183间,3年来共承接市下放的单位445家。
   加快疾控中心机构队伍建设,落实各项疾病防控措施,有效应对突发疫情。继续在辖区内二级以上医院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主动监测;加强疫情网络管理,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传染病疫情的报告管理工作;开展2006~2007年消灭脊椎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全区实种儿童数2.13万人,疫苗服食率达到98.57%,超过了上级95%的指标要求。
   加强医疗行业监管,开展了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实现了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目标。2007年区属医疗单位共完成门诊463.35万人次,出院3.55万人次,每门诊人次费用64.1元,同比上升2.78%。每床位日费用504.21元,同比增长8.24%。
   全区已初步建立起社区卫生服务框架体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总体覆盖率达90%以上。2007年共建家庭病床2000多张,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医务人员共1500多人,其中通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全科医师资格的有50多人。
   4月在全区启动了免费婚检产检服务,并全面开展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免费自愿咨询和检测服务。4~12月共免费婚检2682人,免费产检3089人次,婚检率由2006年的17.2%提高到2007年12月的40%。

【体育】 举办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中国·童装杯第五届粤桂港澳台狮王争霸赛暨舞龙邀请赛;召开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龙腾狮跃闹元宵——2007年全国龙狮大联动活动经验交流会。以龙狮运动为载体,开展对外交流,派出龙狮队参加马来西亚、香港等国际舞狮大赛。
   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20多项,先后举办了有132个单位参加的“共建花园城市,同筑和谐佛山”暨“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庆“五一”万人长跑活动;第二届军警民男子篮球赛;中小学生龙狮锦标赛;第四届青年足球赛等。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开设了9个大项目、18个教学班的业余训练,受训学生520人。2007年区运动成绩有所提升,组队参加市锦标赛共取得金牌28枚,并获3项团体赛第一名、12项团体赛第二名;3名击剑运动员参加广东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取得团体第一名;区籍运动员3人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儿童击剑锦标赛取得团体赛第三名;运动员吴泽峰参加广东省拳击锦标赛获男子甲组51公斤级第一名,参加全国青少年锦标赛获男子48公斤级第二名。2007年有40人次破禅城区中小学生田径最高纪录,有27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尝试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选定了区荣山中学、华材中学、澜石中学三所学校为省级试点单位。积极发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工作,2007年学生优质健康标准达标率为99.5%,其中优秀率37.8%,达到国家标准。返回

各镇(街道)介绍
【南庄镇】 南庄镇位于禅城区西部,面积76.69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服务中心、1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7.8万人,外来人口约7.2万人。2007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单位生产能耗下降5.9%;工业总产值211.66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43.08亿元,增长300%;出口总值5.08亿美元,增长22.5%;完成税收9.11亿元,增长22.1%;财政收入1.99亿元,增长22.7%;农村人均收入9188元,增长5.2%。
   实施“优二进三”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在陶瓷产业生产基地逐步外迁的同时,初步搭建总部经济、研发中心、会展中心、物流中心“四大平台”。瓷海国际·中国佛山陶瓷交易中心、中国陶瓷城·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奠基建设,第九、第十届陶博会成功举办,创新示范专业镇规划方案通过广东省科技厅专家组论证,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佛山)陶瓷研发中心落户华夏陶瓷博览城。铝型材、家电等产业实力增强,汽车配件、不锈钢加工、新型塑料、彩印等新兴行业蓬勃发展。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广东省著名商标4件。全镇现有中国名牌产品5件、中国驰名商标6件、广东省著名商标14件、广东省名牌产品9个、国家免检产品21个。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优化,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启动13项重点工程建设,主要项目包括:由原来的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八车道的紫洞公路扩建工程;南庄二桥重建工程;投资40亿元、占地600亩的佛山万科城;投资17亿元、占地550亩的佛山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华夏陶瓷博览会)项目;投资8亿元、占地400亩的瓷海国际·中国佛山陶瓷交易中心项目;投资5500万元、占地94亩的新南庄中心小学项目;投资4000万的南庄医院改造工程;南庄老年人活动中心等。13项工程总投资逾80亿元。酒店服务产业加快发展,新中原大酒店荣膺五星级酒店称号。大力推进南庄大道沿线旧厂房、旧物业改造,完成改造500多亩。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和美化。开展吉利河两岸违章建筑等专项整治,抓好佛开高速、南庄大道、吉利河两岸等重点地段绿化建设和绿化改造。罗南村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并荣获“全国绿色小康村”称号,新增市生态示范村4个,市生态示范村总数达10个。
   1月4日,区委、区政府对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将禅城经济开发区整体下放到南庄镇。1月8日,广东佛山禅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挂牌成立,实行园镇一体化管理。经济开发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58亿元,同比增长54.55%,初步形成了陶瓷机械装备、汽车配件、电子电器、有色金属加工等为代表的主导产业。
   成立镇企业线党委和教育线党委,成立10个非公党组织,顺利完成18个村的党组织换届选举。实行镇工作重心下移到农村,完善干部挂钩联系村制度,推进农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南庄高中创建全国性示范高中工作通过教学水平评估,全部初级中学和80%的小学通过了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评估验收;农村集体经济较大幅度增长,股东人均分配3169元,比上年增长18%;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各村村民医保参保率均在95%以上;积极帮扶困难群体,班子成员带头开展与贫困家庭学生结对子帮扶行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果丰硕,镇团委获“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称号,罗南村团总支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深入开展“行政服务到万家”活动,行政服务中心全年办结行政审批7774件。返回

【张槎街道】 张槎街道位于禅城区西部,总面积26.5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委会和6个居委会,户籍人口近8万人,外来人口20多万人。全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38亿元、同比增长19.3%;工业总产值522.38亿元,同比增长1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同比增长46.5%;税收总额15.43亿元,同比增长12%。
   张槎形成了以针织服装为主,陶瓷业、玻璃制造业、建筑业、塑料业、电子电器业、机械五金业、造纸业、家具等行业协调发展的工业格局。其中,张槎的针织业形成了以生产针织布为主,连接印染、定型、印花、制衣等针织后整理以及原料供应——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等配套完善的针织服装产业集群,产品覆盖全国并远销世界各地,成为全国重要的针织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近年来,张槎的招商引资水平不断提升,引进了巴斯夫、汉莎等世界500强企业和新一佳等国内商贸龙头企业,城市经济建设快速提升。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张槎街道提出了“禅西新城、商聚张槎”的新定位,明确了张槎的城市建设以“都市型禅西新城”为方向,产业发展通过针织产业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优二进三”发展战略。张槎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原有优势,对整个区域的发展格局进行了合理的功能分区,提出了“四区三带“的规划构思。“四区”即:禅西新城居住区、旅游高尚住宅区、针织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三带”即:张槎路东段商住带、轻工路商业带、季华路商贸带。
   张槎将以建设“禅西新城”为中心,以“四区三带”规划为指引,加快推进“三大改造”和城市化进程,完善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积极实施“优三进二”产业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和城市发展的优化提升,致力把张槎建设成为一个全新的“宜工、宜商、宜居”的都市型禅西新城。返回

【石湾镇街道】 石湾镇街道地处佛山市中心组团禅城核心区,是中国陶瓷之都、中国不锈钢商城和中国十大魅力名镇。辖区面积26.62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22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约15万人,外来人口约15万人。
   2007年,石湾镇街道全面贯彻落实“三旧改造”、“优二进三”发展战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07亿元,同比增长19.4%;工业总产值512亿元,同比增长19.5%;实际利用外资1.06亿美元,同比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77亿元。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陶瓷生产企业逐步向外迁移的同时,佛山(国际)家居博览城、超五星级酒店等一批现代商贸物流项目正式启动。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佛山国际柴烧研讨会暨南风古灶柴烧文化节、中国不锈钢行业年会等一系列的全国性行业盛会。金融、房地产、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正在加快发展。
   传统支柱产业焕发活力。石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挂牌成立,对南风古灶、陶瓷博物馆、石湾公园等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整合,大力发展陶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打造世界陶文化圣地和国家级陶瓷创意产业基地。三大国家级重点检测实验室、太钢佛山不锈钢物流加工配送中心等重点项目落户石湾。与北京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8家单位建立产学研战略同盟,成立华南不锈钢加工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围绕陶瓷和不锈钢产业联手组建两个院士工作室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启动八大重点工程。加快汾江南路延伸工程、澜石二马路、澜石大马路和黎明路等4条道路的建设。实施绿化示范点建设工程,顺利通过省级卫生村年度评估、新批省级卫生村复查、广东省文明城市复查和创模考核。全年“三旧改造”面积80多万平方米。
   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创新基层党组织管理模式,成立基层五线党委。深入进入教育体制改革,对中小学校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强镇的复评。发展创新“一社区一特色”的社区品牌,22个社区居委会均有各自的特色和品牌。成功举办了石湾镇街道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和第四届广东石湾陶文化节、澳大利亚青瓷展等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返回

【祖庙街道】 祖庙街道位于禅城区北部,东至桂澜路,南沿季华路,西以佛山大道为界,北抵汾江北岸。辖区面积31.6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和55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32.4万人,外来人口约20万人。2007年,全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1亿元(按在地统计口径,下同),同比增长19.3%;工业总产值293.7亿元,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47.01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1.08亿元),增长21%;合同利用外资2.6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24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万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5万元,增长6%;
   全力推进旧城区、旧物业、城中村“三旧改造”工作。倾全街之力配合区推进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工程动迁工作,进展较顺利。因势利导建设季华中心商务区,致力打造“佛山商务第一街”,启动了首期16个重点项目,至年底,有4个项目已完工,5项目正在动工建设,7个项目规划方案已经完成或正在修改制订,进入实施阶段。其中五星级万豪国际酒店正在进行土地整理和规划设计,四星级银濠假日酒店正在建设第八层。朝东大豆村等旧村改造已启动,简村旧物业改造项目──简村商住大厦正在建第五层。全年街道“三大改造”动工建设面积62.23万平方米。同时,承担了同济东改造工程、广佛地铁4个站口征地拆迁等11项征拆工作,全年拆迁面积10.43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兴旺。2007年,街道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9.95亿元,增长22.2%。其中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15.55亿元,增长22%,祖庙商圈、东方广场商圈及季华商圈消费活跃,城北众多市场物流畅旺。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食品调味品、塑料、电器照明、化工、印刷、机械制造等工业支柱行业稳健增长,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39.7亿元,增长19.1%,占全街道工业总产值的81.6%。继续完善“国际童装网”,抓好童装产业信息化建设,街道被广东省信息产业厅授予“广东省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信息化试点单位”称号。
   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狠抓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抓好郊边村、简村村平安和谐示范村建设,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加大投入抓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积极进行推广,社会大局稳定。协调、解决了10个社区居委会办公面积不足80平方米问题,整合了永安、妈庙等16个社区居委会,新招聘一批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积极推进“六好”社区建设,打造特色社区,白燕社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社区”称号;白燕、培德等22个社区被评为禅城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同华、南浦等9个社区被评为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培德、塔坡等12个社区被评为特色社区;成功承办第五届粤桂澳台“狮王争霸赛”、举办了“人文祖庙·古镇新晖”文化艺术之旅系列活动,文化祖庙形象进一步树立。   (林进汉 王 鹰)

附录:2007年禅城区党政主要领导名单
   书 记:梁毅民
   副书记:梁维东 骆毓林
   常 委:罗涧华 裴广明 王京穗 何家泰  刘宏葆 谭伟平 严小明  林国善
   区 长: 梁维东
   副区长:刘宏葆 黄喜忠  杨中慧 乔 羽   梁炳军 张辉明

   现任禅城区党政主要领导名单
   书  记:梁毅民
   副书记:黄喜忠
   常  委:罗涧华  裴广明  王京穗  何家泰  谭伟平  严小明
   代理区长:黄喜忠
   副区长:杨中慧 乔 羽 梁炳军 张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