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顺德位于佛山市东南部,北邻广州,南接中山,面积806平方公里,建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1992年撤县设市(县级市),2003年撤市设区。全区现辖4个街道、6个镇,108个行政村,90个居民区。户籍人口119万人,流动人口88万人。拥有近50万顺德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
顺德历史上就是一个物华天宝、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明清时代曾因发达的基塘农业、缫丝工业而享有“岭南壮县”、“南国丝都”和“广东银行”美誉。顺德是粤菜、粤曲和粤绣的发源地之一,岭南文化积淀深厚,历史名人辈出。北宋至清末,顺德出过状元四名,进士数百。同时还孕育了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梁有誉,“明末岭南三杰”之一的陈邦彦,清代画坛怪杰苏仁山,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千里驹、白驹荣、薛觉先、马师曾以及国际武打巨星李小龙等杰出人物。顺德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民间素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之说。今日顺德更享有“中国厨师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曲艺之乡”美誉。顺德的风景名胜包括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清晖园,千年古刹宝林寺、碧江金楼、逢简水乡等,被誉为古代岭南建筑文化以及岭南水乡风光的杰出代表。
顺德是中国知名的制造业基地,被誉为“家电之都、家具王国、花卉世界、美食天堂”。支柱产业包括家用电器、电子通讯、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医药保健、包装印刷、家具、汽车配件以及花卉、商贸、物流、会展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件,中国名牌产品32个,国家免检产品70个,广东省著名商标69件,广东省名牌产品76个,以及“中国家电之都”、“中国涂料之乡”、“中国燃气具之都”等17个国家级区域品牌。拥有美的、科龙、万家乐、科达、德美化工、碧桂园6家上市公司。纳税超千万元企业和集团达200家。引入世界500强企业20家,投资项目34个。
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9.25亿元,同比增长18%;工业总产值3235.45亿元,增长2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9.33亿元,增长21.3%;进出口贸易总额158.96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19.71亿美元,增长23.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8.39亿元,增长23%。
经济建设
【工业】 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齐头并进,汽车配件、金属制品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龙头、骨干企业呈现高速扩张态势,全区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282家,其中超10亿元29家,超百亿元3家。万和集团、锡山家具总部大楼落成投入使用,美的集团总部大楼奠基,格兰仕企业总部项目顺利推进,具有顺德特色的总部经济成效凸现。海信广东多媒体产业基地落户顺德,顺德黑色家电生产实现零突破。
【农业】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61.41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种植业14.39亿元,增长4.3%;水产养殖业38.02亿元,增长2.8%;畜牧业8.82亿元,增长5.4%。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共投入农田基本建设资金9043万元,新建农业现代园区3.8万亩,整治基塘5000亩,清涌竣河130条157公里,修建排灌站29座、灌渠62条127公里,新建和改造农田电网21公里,机耕路193条256公里。龙头企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区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3家,市级5家,区级17家。农业物流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规模大、领域宽的新格局。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3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7亿元。跨国零售巨头与本地流通企业各显优势、错位发展,发展布局优化。继吉之岛、沃尔玛之后,全球第三大零售企业TESCO(英国)落户大良东区。物流、会展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专业市场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会展经济势头强劲。成功举办第七届顺德家电展、第三届顺德家电配件展及首届顺德(国际)机械装备配套件展览会、第三届中国(佛山)机械装备展览会、第五届中国(陈村)机床及橡塑设备博览会及首届中国盆景交易会、第十三、十四届龙家具精品展及第三、第四届亚洲国际家具材料展览会、第三届均安国际牛仔博览会等多个大型展会。旅游经济持续兴旺,清晖园和长鹿农庄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
【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产学研合作层次提升。顺德被授予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区。省级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获省科技厅批准。成功组建白色家电和机械装备产学研战略联盟。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2个,累计达180多个。木工机械等5个国家级行业标准化常设办事机构落户顺德。
【区域品牌】 品牌经济的影响力扩大,名牌产品和区域品牌从以家电为主进一步覆盖到家电、机械装备等各支柱行业。全年新增国家级区域品牌4个、中国名牌产品6个,其中顺德获授“中国燃气具之都”,伦教被授予“中国玻璃机械重镇”,勒流被授予“中国滑轨产业基地”、“中国铰链产业基地”。
【对外贸易】 外贸出口向高增值方向发展,一般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民营企业出口增速高于外资企业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87.23亿美元,占出口总值超过七成;汽车零件及变压器出口以数倍增长,空调、冰箱、家具、电动机及发电机出口增长50~80%不等。返回
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建设和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中心城区文体、会展、科研和商业等功能区规划建设顺利推进。高赞大桥引道、105国道三座跨线桥、百安路均安段一期改造工程等10项工程完工通车,顺德快速干线开工建设,佛山一环南延线一期工程进展顺利。500千伏顺德输变电站及配套220千伏输电线路顺旭甲乙线投运,德胜电厂“上大压小”工程如期推进。
【生态环境保护明显改善】 “青山、碧水、蓝天、绿地”二期环保工程顺利推进。全年新增绿化面积73.4万平方米,整治内河涌28公里,三年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5座污水处理厂和5个垃圾中转站投入运行,全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统运率分别达63.6%和90%。实施陶瓷行业提升计划,关停和搬迁480多家废旧塑料加工企业。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三旧”)改造取得初步成效。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5%,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控制在预期范围内。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文体事业发展迅速】 成功举办龙舟大赛、第二届顺德岭南美食文化节、国庆艺术灯会等多项大型文化活动。被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和“中国曲艺之乡”称号,龙舟说唱、香云纱、龙舞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城区美的体育公园等一批公益性文体设施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人才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8万名学生。共撤并、新建和扩建20所学校。资助6000名低保家庭子女上学。2007年普通高考录取人数达10160人。建立博士、专家俱乐部,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2007年普通高考入学人数突破万人。
【医疗卫生事业全面进步】 全区10个镇(街道)全部被评为国家卫生镇,127个村(社区)被评为省卫生村。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出生人口素质提高,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5‰,计划生育率为96.42%。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 加强劳动就业和技能培训工作,全年成功推荐本地人就业20033人次,年末全区登记失业率为1.56%。率先实施基本门诊合作医疗,参加人数达70.5万人。社保覆盖面扩大,全区参加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城乡合作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54.5万人、62.5万人、59.4万人、54万人、56万人、79.6万人。统一城乡居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全区低保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居家养老”服务顺利推进。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顺利实现国务院提出的“12个100%”的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市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10637元,增长6.5%;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345元,增长15.3%;城乡居民储蓄余额911.68亿元,增长3.4%。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4辆,城镇居民现有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42.66平方米。返回
各镇(街道)介绍
【大良街道】 大良地处顺德中部偏东,是顺德区委、区政府所在地。面积80.34平方公里,下辖18个社区居委会和2个村委会,常住人口30多万人。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84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242.2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28亿元,工商税收44.24亿元。
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形成以机械及电气装备制造业和汽车配件制造业为骨干的两大集群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5%以上;形成以高科技企业为主导的集群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47家。2007年新增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新建博士后工作站2个。新增“中国名牌产品”企业2家、“广东省名牌产品”企业2家。辖区内共有中国名牌产品7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7个,中国免检产品7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广东省著名商标8个。第三产业辐射效应增强。吉之岛、沃尔玛、特易购、百安居等国际大型连锁超市、专业品牌店进驻大良,民营资本投资医疗服务、休闲娱乐、商贸等产业活跃,房地产开发总面积处于历史高点。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法国阿海珐与顺特电气开展合作项目,广东丰凯与联想集团进行合作。盈彬木业将总部从外地迁回大良,总部经济在大良呈现扎根、进驻、回流等趋势。
城市建设管理卓有成效。2007年完成大良河西岸南区片的拆迁和道路建设工程。推进城区主干道路鉴海北路的改造。促进新城区片、东区片和南区片的配套建设,使大良新旧城区连接加强,城市大格局雏形逐步形成。加强大良路网与“珠三角城市群”及“广佛都市圈”的交通规划对接,推进太澳高速、城际轨道、东新高速等重点交通建设的征地拆迁工作。继续加强动静态交通管理,推进河涌整治,改造城市下水道管网,废旧塑料、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整治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各居(村)大力配合创建卫生村工作,促进社区(村)环境改善。
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加强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技能培训,举办大型人力资源招聘会,进一步促进扩大劳动就业,全年失业登记率为1.73%。新建大良医院,推行门诊合作医疗。低保、临救、残疾、老龄等各项民政救助工作和复退伍军人的优抚工作全面加强。加强人防和技防方面的治安防控网络,建设治安实时监控平台。全街道20个居(村)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等方面创新水平,顺峰居委会获授全国敬老模范社区。返回
【容桂街道】 容桂街道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南部,面积80平方公里,下辖23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总人口4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9.57万人。 2007年实现本地生产总值259.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38亿元,第三产业收入306.7亿元,出口销售30.1亿美元,税收总额32.6亿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150.9亿元。
区域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增长。传统支柱产业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机械装备和模具加工等新兴行业迅速崛起,企业梯队日益壮大。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总部经济成效凸现。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全面提高,资本运营取得新突破。截至2007年底,容桂有各类工商企业近1万多家,其中超百亿元企业2家,超亿元企业59家;拥有省著名商标20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中国名牌产品11个,省名牌产品17个;省级工程中心6个,市级工程中心4个,区级工程中心15个;获国家级发明专利授权173项。
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完善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各项规划;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桂洲大道东沥青罩面等多项重点工程,城市建设13项重点工程顺利推进;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工作成效显著,深入实施“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环保工程,“创卫”、“创模”工作成效突出。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2007年容桂街道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大力推动大众文化,开展“万众同乐,共建和谐”系列文体活动 ,全年举办文化活动500多场次,体育活动730多场次。举办第三届“多彩容桂·活力之城”金秋文体嘉年华活动。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容山中学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全年投入3000万元完善居村基础设施,58个社区建设工程项目建成并交付使用。振华等6个社区被评为广东省首批“六好”平安和谐社区。落实慈善、教育、重大疾病救助三大惠民政策,全年确定救助对象3685人,发放救助款700多万元。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基本门诊合作医疗保险,全年参保人数达11.6万人。 “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成效显著,被推荐参评全国示范点。基本完成堤外居民安居工程。推进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年110累计有效报警警情下降17.9%,刑事立案下降3.7%。计生工作首次实现全街道无政策外多孩出生。年内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工伤事故宗数及死亡人数均比上年下降50%,道路交通事故宗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8%和19%。返回
【伦教街道】 伦教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顺德东部,与广州番禺一水之隔,总面积59.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6万人,外来流动人口约7.5万人,下辖10个村(社区)。 伦教历史悠久,距今1200年前已有居民点,是顺德蚕桑、丝织业中心和广东土丝手工业的重镇。有不少蕴含浓厚乡情的特色产品,如伦教糕、羊额烧鹅、香云纱、黑胶绸等。2007年,伦教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3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27.5亿元,农业收入5.58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亿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业零售额8600万元;税收6.89亿元。
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力促发展以电子信息、木工机械玻璃机械、珠宝首饰加工为主的工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占整个工业产值近30%,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国际木工机械博览会,成功协办2007“国际木工及家具机械(顺德)博览会暨国际家具配件、材料及木制品博览会”。伦教玻璃机械产业呈逐步上升趋势, 2007年荣获“中国玻璃机械重镇”称号。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伦教形成颇具特色的现代农业模式。近年共完成2万多亩基塘整治,建立了“乌洲鸡”、“顺菊”等一批品牌农产品。
社会各项事业同步迈进。教育事业获得很大发展,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重建伦教中学和新建汇贤中学,兴建郑何义夫人纪念医院,易地重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迅速,文联和体育总会属下建立书画、文学、音乐、摄影、球类、醒狮、象棋、龙舟、诗歌、粤曲、灯谜等18个群众文体组织, 2007年举办了“我爱伦教”社区文化节,各村(社区)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市民业余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通过“国家卫生镇”考核鉴定。推进伦教污水处理厂以及河涌综合整治工程,先后完成全段21公里堤围的硬底化建设,全伦教八座水(船)闸的重建、鸡洲电排站及三防信息大楼的兴建工作。成立“爱心超市”,搭建慈善平台,4个村(社区)成立“帮扶福利会”,整合社会资源扶贫济困。海外港澳乡亲支持家乡各项社会福利建设,近十年共捐赠近2亿元,兴建59项福利建设工程。返回
【勒流街道】 勒流地处顺德区中心部位,2006年改建制为勒流街道。街道面积92.6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4万人,流动人口约11万人。下辖22个村居,其中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7个村民委员会。是著名侨乡,有众多乡亲旅居港、澳、台和世界各地。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24.8亿元,工业总产值31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4亿元;税收收入10.12亿元(含调库数);财政收入6.85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亿元。多年来先后取得“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科技创新专业镇”、“国际标准化名镇”、“国家卫生镇”以及连续获评“国家综合实力千强镇”等荣誉称号。 “勒流翰墨”、“勒流美食名厨”、“勒流龙舟”的美誉名闻遐迩。
经济发展良好。勒流以工业立镇定位,形成机械制造、小五金、小家电三大行业集群,汽车配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富安及勒流港两大工业基地建设渐趋成熟。有被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1家,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1家,省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民营科技企业35家;省优秀民营企业1家,省百强民营企业1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7个,省著名商标2个,国家免检产品5个,国家免验产品1个。街道有商业企业近3000家,三星级酒店2家、准四星级酒店1家,“中华餐饮名店”2家。农业以水产养殖为主,养殖品种又以优质鳗鱼、加州鲈、水鱼为主。2007年水产养殖业产值7.1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2.2%。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注重优化人居环境。新行政中心、勒流影剧院、水上乐园等一批大型公共建筑落成,以金城路、政和路、建设路为中心的集约商业网点,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帝庭酒店、君王酒店、锦华大型超市、麦当劳“得来速”餐厅相继开业,翠怡花园、金碧豪苑一、二期等一批高档次物业商住小区建成。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加强防洪水利工程设施及内河涌整治,近年来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推进水闸、电排站改建,增设电动提升门,高标准整治内河涌及堤面混凝土硬底化等一系列水利设施建设。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总投资近2亿元,重新建设勒流中学和勒流职业中学校舍。14个村居创建成为省市卫生村居。医疗保障体系全面覆盖,救护体系逐步完善,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巩固发展,自2004年实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住院)保险制度以来,全街道22个村居参保率达到90%以上。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城市执法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劳动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建立危重病特殊救助和困难群体子女助学制度,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返回
【陈村镇】 陈村镇位于广州、禅城、番禺、南海、顺德五地交汇处,总面积50.9平方公里,下辖7个居委会和7个村委会,户籍人口7万人,流动人口5万人。历史悠久,清乾隆年间,与广州、佛山、东莞的石龙镇合称“广东四大名镇”。有2000多年的种花历史,是历史上著名的千年花乡。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9.2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3.2亿元,农业总产值6.08亿元,税收入库6.23亿元,出口总额3亿美元,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6亿元。
经济产业结构协调。该镇形成以花卉生产、市场、流通为特色的农业格局,以机械制造、机电制造、金属材料加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以商业贸易、物流业、花卉休闲旅游为重点,文化娱乐、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共同发展的第三产业多元化布局。2007年花卉产值约5亿元,花卉销售超过18亿元。成功举办第二届盆景赏石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国际植物展览会等多个展会。2007年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机械装备工贸名镇”称号,成为中国重要的压力机械生产、销售基地。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陈村)机床及橡塑设备博览会、第三届中国(佛山)机械装备展览会等多个机械相关展览会,进一步繁荣机械装备会展经济。2007年,全镇规模企业产值145.6亿元,镇工业区企业产值66亿元。全年产值超10亿元工业企业达到3家。全年全镇商贸、餐饮、房地产行业销售总额71亿元,同比增10.42%,其中商贸流通业销售63.6亿元,同比增长6.5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业销售总额4.89亿元,同比增25%。
建设宜商宜居的商贸名镇。完成佛陈路和白陈路的改造工程,其中佛陈路改造工程被确立为佛山市道路绿化示范路、样板路。陈村新医院、陈村污水处理厂、陈村镇中学扩建工程、横江头电排站等多个重点工程相继落成并投入使用。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2007年,陈村举办各类主题大型文艺晚会、体育活动等共20场次。《三字经》、陈村花卉获录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召开《三字经》作者、文化学术两个研讨会,建立《三字经》儿童启蒙教育基地,掀起《三字经》文化高潮。开展黎简相关文化研究,成立黎简诗书画研究会。成立青云中学教育基金会。全镇13个村居成功创建省卫生村。计划生育率达97.85%。2007年镇一级共发放低保救助款39万元,完成37户危房改造。成立陈村镇慈善会,开展助医、助困、助学、助残工作。2007年收到善款9.8万元,发放捐赠物品12批,物品折合人民币21.3万元。稳妥推进基本门诊合作医疗制度,全镇基本门诊合作医疗参保人数5.19万人,占应参保人数的73%。继续推进劳动就业工作,全年成功推荐就业共838人次。返回
【北滘镇】 北滘位于顺德东北部,是顺德的工业重镇。辖区面积92平方公里,下辖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0个村民委员会,户籍人口11万人,流动人口超过11万人。2007年,北滘实现本地生产总值15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798 亿元,出口总额35亿美元,国地税收入31.4亿元。全镇职工人平工资收入为14966元,农民纯收入8756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94亿元。
经济良性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被顺德区定为三大总部经济发展基地,美的总部大楼于9月28日奠基,锡山总部于10月落成投入使用。骨干企业优势巩固,家电龙头企业美的集团全年含税销售收入达750亿元,同比增长27%,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2007年起,北滘镇连续三年共投入4500万元实施“金种子”计划,引导中小企业实现新一轮发展。商贸及服务业加速提升,北滘港总吞吐量184万吨,同比增长27%。全镇房产销售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78%。举办“美的杯”高尔夫球亚巡赛。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区、镇两级共投入1200多万元,建成6个现代农业园区和整治基塘4600多亩。“广东省佛山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重点建设项目顺德花博园首期2000亩投入使用,成为顺德区首个通过政府扶持、企业推动、市场运作的形式的农民农业创业园。
加快城乡建设,现代小城魅力实现持续提升。加快新城区建设,美的总部大楼、五星级酒店、高档楼盘等项目相继动工建设。建设广场南路、青年桥,动工改造林上南路以及工业园区部分道路,完善镇内交通环境。建成110千伏群力变电站以及配套项目。推进北滘沙水闸以及西滘排涝泵改造等工程建设。全国爱卫办授予“国家卫生镇”称号,全镇共有15个村获省卫生村。强化节能减排,对废旧塑料行业进行全面整治,加强打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基本完成3年内河涌整治工作,水质情况得到改善。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北滘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被评为佛山市惟一一间“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北滘社区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先后开展了新春购物嘉年华、第十五届龙狮汇演贺新岁活动、“五一”休闲之夏、国际儿童科技周、民间歌会等系列活动。文体活动重心继续向社区下移,“健身舞进社区”以及家庭亲子活动得到普及,篮球赛、龙舟赛、文艺晚会、粤剧、游园会等社区活动在村居蓬勃开展。举办了“故土情深”北滘·顺德籍书画名家回乡采风联谊活动及作品展。在全区率先推行基本门诊合作医疗制度,参加人数占全镇户籍人口九成以上。乐业工程顺利推进,全镇失业登记率稳定在2%以内。各村居设置劳动服务站和配备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相继设立北居家政服务中心、林头社区工作坊。社会救济工作继续加强。北滘、碧江、三洪奇、高村等四个村居筹建村级慈善福利会。全年共投入近800万元,用于落实低保、改造危房、资助低收入家庭子女入学等。全年扶贫济困惠及群众近5000人。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全镇五保户、孤寡老人等9类共207名对象全部纳入服务范围。美的、碧桂园、锡山家具共捐资580万元,支持北滘社会福利事业建设。返回
【龙江镇】 龙江镇位于佛山市顺德区西部,珠江两大支流西江、北江,沿南北边界绕镇而过,形如游龙,故称“龙江”。面积73.8平方公里,下辖9个社区、13个村,常住人口18万人,户籍人口9.5万人。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GDP)79.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13.3亿多元,其中工业产值205.3亿元;税收7.9亿元,财政收入3.04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4135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663元。银行各类储蓄存款余额约101亿元。
经济发展状况良好。龙江经济以制造业为主,有家具、塑料、小家电、啤酒饮料、纺织服装、有色金属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占全镇工业总产值60%以上。全镇现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国家级、省级驰(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免检产品称号28个。现有家具制造企业1000多家,被命名为“中国家具制造重镇”。龙江也是全国最大的家具原材料集散地,荣获“中国家具材料之都”荣誉称号,家具材料销售企业约800家,有龙山材料城、豪俊材料城、亚太木业城和亚洲国际家具材料交易中心四大专业市场。3月和8月,同时举行“龙”家具精品展览会和亚洲国际家具材料展览会。塑料建材产业为该镇最大产业,2007年产值110亿元,拥有全国塑料行业的首个中国驰名商标及1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广东省著名商标、9个广东省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家具研发中心,作为为企业产品开发、研究、创新提供技术支持的服务平台。农业以淡水鱼养殖为主,主要品种有四大家鱼和加洲鲈、桂花鱼、鳗鱼等,养殖水面有4万多亩。在全国率先实行村级财务委托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实现对村级集体财务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建成区7.7平方公里,分为龙江片和龙山片,以325国道、丰华路、三联路等主干道路相连。在龙江交汇的主干道有广渝(广州至重庆)高速、325国道以及省道龙洲路、顺番公路等;珠二环高速、顺德快速干线等快速干线正在兴建,流经龙江的西江、北江上下游分布多个大型集装箱码头,水路大宗物流畅通便捷。配备日供水能力12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一座,生活污水处理率50%,生活垃圾统运率达100%。
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实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举办了民俗文化节、龙舟大赛、粤剧比赛等一批群众性文体活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基本建立,参保率8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被授予“国家卫生镇”称号,全镇22个社区(村)全部创建成省卫生村。人口自然增长率2.59‰,计划生育率95.8%,出生人口性别比107,获得佛山市2007年度计划生育先进镇称号。通过举办劳务现场招聘会、劳务集市,实现2700多名本地人就业。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成效,实现国务院提出的“12个100%”的目标。返回
【乐从镇】 乐从位于佛山市顺德区的西北部,是佛山新城区所在地。全镇面积78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户籍人口10万人,流动人口约13万人。是著名的侨乡,拥有港澳以及海外侨胞6万多人。2007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99亿元,工业产值85.23亿元,商业销售500.5亿元,全镇税收入库12.47亿元,各项银行存款余额211.59亿元。
产业经济稳步平衡发展。家具市场实现全面升级,投资5亿元的豪达家具中心2007年10月开业。钢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品牌创新工作成效突出,东箭和燊腾等两家企业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顺钢、广乐、科斯等企业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华塑龙等公司创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功举办2007中国(乐从)商贸文化节,涵盖商贸物流、钢铁、塑料三大国家级行业峰会,分整合和提升各行各业的商贸活动,期间举办了“中国书画名家走进乐从采风”既书画展览、广东省盆景协会会员作品展览、红木鉴赏展览和龙舟大赛。
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抓好城市规划,推进南区商住区的详细性规划建设工作。投入2600万元,对河滨路两岸实施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投入近2亿元, “六纵六横”道路网络工程得到进一步完善。消防中队、罗沙小学、自来水扩建工程、污水处理厂和一期管网、新乐从医院顺利竣工。投入1955万元进行水利建设,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投入250万元补贴给各类困难家庭用于大病救治、危房改造、子女读书、法律援助和寒衣添置。乐从慈善会实现独立社团运作,慈善会基金总额达3200万元。全镇已成立村级慈善机构10个,慈善资金总额超过3000万元。开展系列特色文化活动,投入百万巨资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推进集约办学。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开展创建省级食品安全镇活动,全镇人口低生育水平得到稳定。加大信访工作力度,为群众排忧解难。返回
【杏坛镇】 杏坛镇位于顺德西南部,距顺德区政府所在地大良镇13公里,距广州市约50公里,香港80海里,澳门108公里。全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辖下24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2007年常住人口约12.7万人,流动人口约3.7万人,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5万多人。水乡文化氛围浓郁,是“广东省民俗艺术之乡”、“广东省教育强镇”。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9.1亿元,农业总产值12亿元,工业总产值152亿元,商贸业销售总额32.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6亿元,国地两税实际入库4.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00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5.1亿元。
经济建设发展取得新成效。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渐入佳境。2007年工业区总产值达74亿元,同比增长42%,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8.7%。龙头企业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32.7亿元,同比增长49.9%,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6.9%。科技创新和名牌发展战略取得新成果,全镇共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6个,广东省著名商标4个。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镇内有顺德区主干道路顺番公路横贯东西,百安公路纵穿南北;新涌新桥、高赞大桥、甘竹滩大桥建成通车,使杏坛镇成为佛山市“九横七纵”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区镇两级共投入1000多万元推进农村交通道路升级改造和危桥改造工程;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取得新发展。30个村(居)自行修建休闲公园3.4万多平方米,修建农贸市场面积近1.1万平方米,修建大小桥梁27座,改造道路8.6公里。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建成新涌水利枢纽工程;投入近800万元对镇内变电站和电网设施进行改造。
水乡文化建设成效突出。水乡文化是杏坛的特色和优势,杏坛至今保留大量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有被人们称誉为“顺德周庄”的逢简,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岭南特色;位于昌教村被人称作“大宅门”的清朝台湾道台黎兆棠府第;龙潭村明代建筑龙母庙、五龙庙;散落在各村的历代皇帝钦赐的贞节石碑坊、百岁牌坊、书院、社学、宗祠、古桥、庵堂以及一大批古树名木;划龙船、唱龙舟、舞龙、锣鼓柜等传统民俗。“龙舟说唱”艺术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杏坛锣鼓柜赴京参加“鼓动北京——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时500天鼓乐庆典晚会”以及参加香港庆回归10周年大巡游活动,进一步提升水乡文化的知名度。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广泛开展“送戏下乡”活动, 2007年全镇共送电影、文艺晚会、曲艺晚会、篮球赛、民间民俗艺术表演等活动到各村(居),表演场数达192场,总投入近300万元。15个村(居)创建成为省卫生村。全面落实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区下达的各项人口与计划生育指标任务,出生率为10.83‰,自然增长率为4.49‰,计划生育率为95.09%。加强农村就业服务和培训,2007年成功安置就业1603人,占失业登记人数的98.7%。推进城乡居民基本门诊合作医疗,全镇参保人数3.3万人。落实城乡居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2007年投入各类扶困救助的资金达1600多万元。返回
【均安镇】 均安镇位于顺德西南部,毗邻中山、江门两市,总面积为8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5.1万人,其中流动人口约6.4万人,下辖8个居委会和5个村委会,旅居港澳台的乡亲和海外华侨达4万多人,是著名的侨乡,是国际武打巨星李小龙的故乡。均安素有“中国曲艺之乡”和“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称誉,是体育之乡,主要景区有李小龙祖居、顺德李小龙乐园、奎福古寺、冰玉堂、均安碧桂园高尔夫度假村等等。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4.3亿元,农业产值13.2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5亿元,实现工商税收入库4.26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42.04亿元。
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全镇实现工业销售值111.2亿元,商业总销售23.4亿元。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均安是“中国牛仔服装名镇”, 2007年举办了第三届均安国际牛仔博览会。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农业产值13.2亿元,增长3.8%。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示范区的建设逐步铺开,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一品红、泰国笋壳鱼等种养新品种逐步得到推广。全面建立和完善生猪、蔬菜、禽类和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不断强化防疫检测工作,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并取得显著成效。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镇房地产业市场供销两旺。商贸业加快发展,天福源等一批连锁超市以及新均南等大型餐饮企业先后进驻经营。李小龙祖居、顺德李小龙乐园、奎福古寺、冰玉堂、均安碧桂园高尔夫度假村等一批景点建设逐步完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得到加强。2007年,共投入800多万元组建均安牛仔创新中心。磁电集团的“高性能永磁铁氧体”项目获得顺德区科技创新进步奖,并纳入国家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鸿昌化工的新产品研制项目纳入顺德科技计划项目;罗地亚富联纺织精化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成为均安第二家企业技术研发创新中心。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道路、水利、供水网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百安路改造首期工程顺利完成;完善镇内路网建设,推进产业基地路网、南沙新区路网、怀宗路等道路的建设;完成迳口、凌海水闸重建工程;加快推进力沙水闸和旧桑市涵闸重建工程、星槎七滘堤段加固工程和外村险段整治二期工程。全面整合全镇供水资源,全面启动自来水供水管网的扩容改造工程,加快供水管网建设,农村用水明显改善。产业基地的功能配套进一步完善。2007年产业基地共引入新项目21个,合同投资金额超11亿元。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二期4.5万吨于6月份投产,全镇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完成顺峰小学的扩建和南沙小学、职业中学配套设施的建设;全面铺开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展教师能力和业务培训,组织教师赴英国、德国以及国内著名师范院校培训;全面推进幼儿教育整治工作;民警驻校工作逐步铺开。均安被命名为“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举办第二届广东省青少年曲艺“明日之星”选拔赛;农村基层文体活动繁荣活跃,各类文体协会相继成立;全镇推进文物维修工程共4项。被评为国家卫生镇;天连等6个居(村)通过“广东省卫生村”检查验收。进一步落实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推行基本门诊合作医疗工作;顺利推进全区卫生监督所筹建试点工作、初级卫生保健和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全面建立和完善劳动服务网络,全年登记失业率为1.04%,实现无“零就业”家庭。实行城乡低保动态管理,规范低保对象申报和调查审核制度;做好低保和低保临界对象子女学杂费减免,以及大学助学金的发放工作,抓好危重病特殊救助和临时救济;加强对“星光老年之家”的管理。全年共为1150户低保户3116人发放低保救济金额共385万元;特殊救助80户,救助金额80多万元;临时救济195户,救济金额50多万元;共为664名低保对象子女减免学杂费58万元;投入近30万元,为18个困难户修建、重建房屋。
附录:2007年顺德区党政主要领导名单
书 记:刘 海
副书记:李亚娟 梁国章
常 委:周志坤 陈家添 莫德富 潘东生 梁惠英 刘 珊 张冠峰 列海坚
区 长:李亚娟
副区长:周志坤 王干林 毛永天 杨小晶 杜镜初 邓永强
现任顺德区党政主要领导名单
书 记:刘 海
副书记:李亚娟 梁国章
常 委:周志坤 陈家添 莫德富 潘东生 梁惠英 毛永天 列海坚 邓 华
区 长:李亚娟
副区长:周志坤 王干林 杨小晶 杜镜初 邓永强 苏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