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2007年,佛山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推进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佛山建设,传承历史,开创未来,抢抓机遇,团结实干,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全市生产总值35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4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2327.83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增加值1180.27亿元,增长14.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0917元,增长18%。
【综合经济实力再上台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总量超过3500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11名,增速列珠三角城市首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出可喜步伐。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协调,生产总值、利税、地方财政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18%以上的增速,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0.2%,继续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7.25亿元,增长1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7.87亿元,增长22.1%;进出口总值367亿美元,增长18%。内外源经济相协调。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4800亿元,增长35%;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举办了首届佛山投资环境推介暨项目洽谈会,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23亿美元,增长33.9%。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五区生产总值增速均在18%以上,南海区成为继顺德区后全市第二个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的区。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确立了“精细发展第一产业、优化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思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调整提升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陶瓷、纺织、水泥等传统产业得到调整、改造和提升;汽配、液晶显示器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光电子、新能源与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品牌经济、总部经济和创意产业快速推进。产业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的比例为48.29∶51.71。以金融、物流、会展、商贸、旅游和房地产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顺利推进,汇丰集团环球营运佛山中心开业,禅城、南海沃尔玛等国际大型商业连锁企业正式运营。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佛山(国际)物流洽谈会,共签约项目98个,投资总额235.2亿元。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18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农业园区化、企业化、组织化稳步推进,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进展顺利。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编制完成《佛山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06~2010)》,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省级工程中心5家、省技术创新专业镇3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中国名牌产品13个、国家免检产品13个。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4.54亿元,增长23.86%,高于生产总值增幅4.66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指数达到200.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16.88亿元,增长57.3%。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87.3亿元,增长2.6%;更新改造投资155.04亿元,增长22.2%;房地产开发投资314.02亿元,增长72.5%。规划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组织编制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等10多项规划,逐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道路交通进一步完善。广佛轨道交通全面动工建设,首期9条与广州衔接的主干道路综合整治和绿化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一批21项和第二批21项交通重点工程分别完成了17项和4项。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水恒益电厂、南海发电一厂(三期)等项目获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德胜电厂(二期)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一号机组拟在2008年上半年试运行发电,第二饮用水源地建设全面启动。组团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速。东平新城发展定位明确,中心组团城市建设互动发展,其他组团的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三旧”改造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首批122个建制村居改造示范村中有15个编制了村庄规划,65个已建设或正在建设农民公寓,祖庙-东华里片区和季华中心商务区改造提升工程陆续展开。
【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环境整治成效明显】 城市环境有效改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指标排放量实现比上年下降10%的目标,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考核验收。集中开展了重点区域、重点污染行业整治,关闭陶瓷企业39家、印染企业9家、立窑水泥生产企业4家。加快推进火电厂脱硫工程和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促进200多家重点企业建设完善了脱硫工程,光明、河口两家发电厂实现关停。污水处理能力稳步增强,新建、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9间,新增污水处理规模30.2万吨/日。城市道路六级标准化和城市绿化建设加快推进。以“三年促变,绿地佛山”为目标,大力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活动,全年植树310多万株,营造各种主题林104个。稳步推进“大城管”战略,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机制体制不断创新,重点改革继续深化】 依法行政和阳光政务深入推进,新增和调整了一批行政审批(管理)事项目录,建设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开通“12345”行政服务热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理顺了市与禅城区政府的事权关系,对村镇建设管理、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等11项市政府工作部门职能进行了界定。财政体制实施微调,市本级财政占全市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国企改革稳步推进,81家国有企业退出市场。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增2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总数达15家。城市可经营项目市场化运作继续推进,成功举办了2007佛山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会暨重点工程开工仪式,签约项目79个,投资总额335.8亿元。
【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和谐佛山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城乡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完善,五大社保险种全面实现了市级统筹。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出台了《关于建立佛山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为93%。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城镇登记失业率1.76%,创历年新低。政府粮食工作责任制得到落实,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12个100%目标圆满完成。教育现代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率先在广东省实现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免费,全年享受免费教育人数预计47万人,免费金额2.99亿元。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健全,初步形成了村有医疗站、社区有卫生服务网点、镇(街道)有卫生院、中心城区有大型综合医院的卫生服务体系,在全省地级以上市率先实行免费婚检和产检服务,全年累计分别有1.73万人和1.99万人接受了免费婚检和产检服务。
文化事业繁荣兴旺,开展了“魅力佛山”系列文化活动,成功承办了全国第14届“群星奖”音乐、曲艺类复赛,有7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祖庙全面修缮工程正式启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承办了2007年全国体操冠军赛、2008年奥运会跳水选拔赛等一系列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全市33个村(居)建设全民健身路径示范点。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54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958元,增长8.9%。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治安总体稳定。
与此同时,佛山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资源约束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转变;节能减排任务繁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改革发展中累积的矛盾增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仍需化解等。